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邓小燕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能力逐渐成为学生继续提高的能力之一。而提高英语能力首要在阅读,而小学阶段又是培养英语能力的基础阶段。因此,要深入探究小学英语教学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尚有欠缺,也因此无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发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思考的有点,既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又能够帮助

邓小燕   广西南宁市横县校椅镇中心学校  530308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能力逐渐成为学生继续提高的能力之一。而提高英语能力首要在阅读,而小学阶段又是培养英语能力的基础阶段。因此,要深入探究小学英语教学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尚有欠缺,也因此无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发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思考的有点,既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本文将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问题,使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以及是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75-01

        引言:
        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欠缺的缘故,思维导图能够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首先,作为语言学科,英语教学本身就存在单一枯燥等缺点。如果能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就能够更加直观且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对抽象内容形成具象化认识,进而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思考和探究学习内容,加深小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促进小学生英语能力的进步。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首先,小学生所处的发育阶段决定了凭借传统的教学是无法高效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不止低年级学生,甚至高年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教师也要着重去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性[1]。但是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多数存在着坚持老旧的教学方法,不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方式难免激起学生的抗拒心理,从而影响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其次,小学生因为思维能力的欠缺,在面对长难句或是长词汇时难免会手足无措,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广泛存在着教师为了追求阅读材料的创新和新颖,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缺乏斟酌,缺乏对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分析。从而使学生陷入陌生词汇和长难句的泥沼难以自拔,这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极大的损伤。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制作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对于每一门学科来说,预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所欠缺,因此,让学生自行进行课前的预习取效甚微[2]。


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和制作,并及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整理的思路之上进行自主的思考,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例:在《myfamily》这一课中,本节课以对话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Emma一家的家庭成员。以本节课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Emma和mike的对话制作思维导图。在确定了本节课“myfamily”的主题之后,制作Emma一家家庭成员的关系图标,并点出这一课内的重点词汇和关键的理解点。使学生更加轻松的进行课程的预习,既让学生形成了对内容的初步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中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经过课前的预习和思考,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大都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对阅读材料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深入的进行局部分析,带领学生一步步的探究文章真正的含义。此时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是学生能够全方面的把握文章内核。
        例:在《onthebeach》这一课中,本课围绕“在沙滩上”这一主题,向学生介绍了沙滩的各个位置的人们都在干什么。如flyingakate,ridinghorses,fishing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明确在沙滩上这一主题,再进一步细化成沙滩的各个位置的人们都在干什么,并对各分支进行详尽的讲解。分点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内容对应在课本上,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最终达到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三)课后利用思维导图,巩固学生知识体系
        再进行了课前预习和课中学习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已经基本形成完备的理解。但是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力虽强,但却多数是短时记忆。因此,在课后教师还必须借助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所学进行巩固,保证学生能够长时间的从所学知识中汲取精华。
        例:在《Dreams》这一课中,本课主要学习了关于梦的故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较好。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内容的复述和描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将故事情节概括下来做成思维导图,然后以小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从而使学生在制作和思考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核,进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进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新的教学要求下,思维导图是强化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辅助工具,因此教师应当认真探究思维导图更多的合理使用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与探究[J].软件:电子版,2019,000(005):49.
[2]陈玉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新东方英语,2019,000(0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