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效教学的一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周刚
[导读]

周刚   陕西省咸阳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华学校  7137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74-01

        地理的四大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即以区域为载体考查该区的自然人文方面的综合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识与应用,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最近通过对必修三有效复习,让我思考很多。现将我对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点思考写出来,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更好的提升。
        进入高中阶段,不同学科选用不同的教材,用于高中地理版本有四种,我们地区选用的是中国地图版,可是高考用统一的试卷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对地理教学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要从原先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树立以本为例的思想观念,这就决定我们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和研究方法→比较法。
        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从而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例如:比较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背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东部地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高,政策优惠,资源能源不足等。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土壤贫瘠,技术落后,交通不便,资源丰富等。通过两个地区的地理背景分析,发现各区域都有优缺点,我们一般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从而提出区域发展措施,东部地区在解决能源资源不足的基础上发展外向型经济,西北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案例研究法:例如我们学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问题,我们要明确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的合理开发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


但是不管咋说,资源型城市是随着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又随意资源的耗竭而衰落,后期必须实行经济的转型,只有转型做好了就可以永续发展,负责就会一直衰落下去。例如:英国的城市曼彻斯特和利兹采取不同的对策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曼彻斯特在工业发展中缺乏创新机制,而利兹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及时的将产业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中心,最终取代了曼彻斯特的地位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针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共同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中都必须依靠技术是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效推进产业转型,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等。
        再比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以水土流失为例,水土流失的本质就是缺乏植被保护、岩石裸露、土层疏松的地表在雨水的冲刷下,引起的跑土、跑水、跑肥的一种土壤侵蚀现象。既土随水跑的一种现象,这样其形成条件就容易分析了,只探讨影响土质的因素和影响水的因素就行。在整个探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分析、思考,归纳,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体验过程,并逐步得出结论,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影响土质的因素:⑴,自然原因:①,地形地貌:地形崎岖、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大、坡面物质的稳定性等。②,土壤(地面组成物质):地表不稳定、土壤特性(黄土土质疏松或黑土土质黏重)⑵,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工程建设、修路、采石、战乱、陡坡开荒、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活动。影响水的因素(气候):降水多,变率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如季风气候区。
        通过水土流失的分析思考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就是土随风跑的一种现象,按上面的分析过程进行探讨容易得出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条件,不同的在于不同地区其主要人为因素是有差异的,过度垦殖、农牧争地是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开矿是内蒙古草原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西部绿洲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比如河流的综合开发和治理问题,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区域的资源调配问题,产业转移问题都可以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归纳讲解。
        通过一段的高三教学实践,使得学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中较轻松,效果显著,通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教学是我认识到只有把知识讲活,给学生归纳到位,方法归纳到位,学生的能力肯定会提高,同时今后教学中我准备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的区域地理中,让学生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体会地理的乐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