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曹凯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曹凯
[导读] 数学课程在小学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生活化教学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本文基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从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材上改革、突出数学生活化的优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曹凯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张卜中心小学  710200
【摘要】数学课程在小学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生活化教学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本文基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从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材上改革、突出数学生活化的优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质量、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6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对小学数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善以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数学素养的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全面发展。数学升级生活化,就是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了解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过于偏重生活化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从社会生活实践中总结研究出来的学科,所以数学教学要从生活中出发,但是这不意味着数学的课程全部归于生活。很多教师在讲授数学课程时,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中,为了能够吸引学生进入到数学中来,会在课程中插入大量的生活例子进行讲解。虽然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也会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太多的举例上,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忽视,课堂上学生虽然都积极活跃,但是课后记不住太多的数学知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不够充实
        小学数学的课程应该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践,使数学课程丰富多彩,富有知识和趣味[1]。但是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的为了注重数学的生活化,将很多生活内容融入到数学课程中,甚至有的内容与当堂课程联系不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找不到学习重点,知识混杂,对教材知识点一知半解,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的备课,课程时间有限,不能偏离数学的重点内容,否则就是在浪费学习时间,导致学生找不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3.教学内容与生活强行关联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对逻辑性的要求较高。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2]。但是在数学内容生活化的改革后,很多教师自身缺乏教学生活化的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使用不恰当的生活例子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会导致学生思想混乱,不能良好的培养出逻辑思维能力。更容易对学生造成学习的困扰,使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践应用
        1.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
        要想将小学数学生活化良好的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学科本身是具有生活化的特点的,科学的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生活化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生活化数学并不是简单的将教材上的知识和生活例子强行关联起来,而是从生活中不断挖掘更多的知识,从生活中学到知识,将学到的知识在应用到生活中。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备课,对教材能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将生活中出现的例子结合到知识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到数学知识。
        2.在教材上改革
        教材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工具,教材上所展示的知识都是帮助学习理解的基础知识,不能完全的包含所有学习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揉成不同个知识点,将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务进行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上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3]。教师在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时候,注意选择的生活例子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解读。教师应依照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进行授课讲解,更不能为了将数学全部生活化而脱离教材,应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将教材的知识和生活中存在的实践活动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也提高了自身对教材的解析和生活知识挖掘能力。
        3.突出数学生活化的优势
        生活化教学是近几年推出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推行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学习能力。传统教学不在适用于当代学生,也不再符合生活化教学的大环境。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创新,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授课,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是以引导者的身份来进行教学。从而加强学生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将生活中有趣的实践活动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在授课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实际一个情景:草地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五分之二,操场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下面就让学生自己进行编题,然后自己进行解答。这样的方式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可以锻炼学生学习能力。从而突出数学生活化的优势和特点。
        总结: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生活化教学需要提高教师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的观念,从而全面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增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得数学教学区的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雪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7):59-60.
[2]刘百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剖析[J].学周刊,2020(18):111-112.
[3]张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J].才智,2020(15):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