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科学本质 提升科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陈立友
[导读]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成长,固有的教育方式已经落后于世界进步的潮流,新时期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为学生的教育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探究科学本质,提高科学素养一直都是教育领域的领头语,能使学生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还能具有相应的品质,如探究精神、实践精神。此前中国科技正处在迅速成长时期,科学素养不断走进课堂,使教科书知识与科学相结合,更大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改进了教学方法。同时

陈立友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湖北  十堰  442500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成长,固有的教育方式已经落后于世界进步的潮流,新时期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为学生的教育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探究科学本质,提高科学素养一直都是教育领域的领头语,能使学生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还能具有相应的品质,如探究精神、实践精神。此前中国科技正处在迅速成长时期,科学素养不断走进课堂,使教科书知识与科学相结合,更大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改进了教学方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发展。在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上许多教师习惯运用指导性的语言进行课题环节的引导,虽然也能顺利完成课堂目标,但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98-01

        引言:
        科学素养是21世纪的热名词,这种教育理念已经被专家和教育学家认可。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21世纪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科学素养步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同学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其以一种倒金字塔般的形式出现,将学生的生活与科学联系起来,对学生的教育也采取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个教育理念首先提出方是美国,开始进行实验的也是在美国。美国科学家指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各种优秀品格,而且对学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从学生小时候就开始接触技术和科学,了解科学,为他们以后融入社会和展望未来有非常好的影响。
        一、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探究科学精神
        以往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语言对小学生进行一步步的诱导,但往往这种诱导很难进行。因为学生的生活停留在对家和学校的认识上,生活阅历少,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诱导和学生自身的想象很难完成。教师无法通过语言交流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并不符合学生的理解特点。特别在本文“谁来迎接黎明”这一课本就是地球与宇宙的领域,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探究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或者教师可以在提前备课时找到相关的视频,促进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让学生根据PPT和视频的引导不断探索其中的精神,从而了解地球的运动是自西向东这样一个原理[1]。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新时代信息技术手段弥补了守旧教学的短板,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承担沉重的教学任务,在选材上要准确,确保传递正能量,而且要确保内容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再者选择的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条件看起来很容易,但叠加起来就给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2]。更不用谈怎么让学生探究科学精神,获取不一样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自由,让教学变得更加轻松。这样既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能。多媒体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不仅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在《谁先迎来黎明》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这篇课文用电脑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观看一些关于地球与宇宙的一些视频。这样教师可以减少在备课方面的精力,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学生的教育上。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上,而且也能调动课堂气氛,让幼儿不再面对枯燥的课堂。
        三、结合实际材料,提现科学本质
        在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活动中有不一样的限制,比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学生不能实地考察和研究,只能模仿进行调查。所以,教师要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知识储备量选取合适的模拟实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式,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从而加大课堂效率和学生遇到的困难程度,促进学生探索科学的本质。在《谁先迎来黎明》这一课中僵尸可以利用社交软件提前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比如提出乌鲁木齐和上海哪个地方能先看到黎明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积极的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解答问题[3]。模拟实验可以先准备一个地球仪和手电筒,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证。这样的课堂模式和学习方式能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其了解科学的本质。
        四、结束语
        在课堂上探究科学精神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学,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世界,并将知识点化为实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信息技术等新型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他们潜移默化的接受这种科学的理念,或者接受科学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形成一种科学的理念,比如合作关系,使学生自主学习,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科学思维。这种模式还在试验阶段,但之后普遍用于教育中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李伟明. 探寻科学本质 提升科学素养——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谁先迎来黎明”为例[J]. 新教师, 2018(1): 49-50.
[2]李盈盈. 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科学素养——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谁先迎来黎明》一课为例[J]. 辽宁教育, 2018.
[3]姚伟国. 和学生一起做“证明题”——教科版五年级科学《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实录[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