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简述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高健文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道路桥梁段沉降和路基沉降的不良问题产生,严重威胁到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这种问题的产生通常主要是由于技术应用、条件限制等因素而引发的。
        广东恒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道路桥梁段沉降和路基沉降的不良问题产生,严重威胁到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这种问题的产生通常主要是由于技术应用、条件限制等因素而引发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是现阶段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务必要对反将问题的产生做好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
        前言
        道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市政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随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整体交通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促进了城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路段沉降问题,这种问题通常会长期存在,对人们的安全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环节需要高度重视沉降问题的处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沉降问题产生原因、相关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沉降段路基路面产生原因
        1.1结构设计问题
        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产生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结构设计问题是引发产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桥梁沉降段路搭板结构设计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路基处理方式主要为设置搭板法、钢筋混凝土过渡板法以及粗料填筑法,这几种地基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对道路桥梁间刚度变化幅度进行控制和减弱,最终达到减小沉降差异的效果。通过对这几种路基处理方式的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保证路基路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平整度,可避免桥头跳车问题的发生。但是,如果将大板结构用于沉降路段,那么就可能造成大板断裂问题的产生。搭板支撑问题是引发桥头跳车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桥梁工程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受到汽车负载影响,在汽车负载作用力下通常会促使路基峰值应力位置的产生,通常主要处于搭板支撑位置和汽车负载作用位置,当汽车在负载情况下处于搭板末端位置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促使部分路基所受到的负载力瞬间变大,从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形变,这也是引发常见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1.2地基治理问题
        由于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地基沉降问题常常发生,从而可能造成桥头跳车问题的发生。地基设计问题是诱发沉降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图纸设计相关技术参数与工程规定要求不相符,例如钻孔数量和深度与规定要求存在较大偏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有效实现对地基软土层深度、位置、性质的有效分析,如果发生这种现象则无法有效保障软土地基的深度和范围,最终造成地基沉降的不良现象。其次,在地基治理环节对软土地基参数选择、处理方法应用、以及相关计算方式的选用等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难以满足实际要求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软土地基计算模拟存在较大偏差,难以保障方案设计的科学性,最终导致地基沉降问题出现。如果处于恶劣的降雨天气,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会导致路基受损越来越严重,从而促使其抗剪切性能、强度性能大幅度削弱。
        1.3基本机理变形问题
        在此方面通常主要涉及的是路堤变形和台背地基变形问题,在具体道路桥梁工程实施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地基处理方法是桥台背填土法,桥台背填土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度系数相对较高,受外界因素影响程度较大,而且施工技术实施复杂程度较高。台北地基变形问题在沟壑地段的桥梁结构部位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土壤孔隙大、含水量高、地基强度低而引发的。路堤变形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土方密实度和含水量无法满足相关技术应用规定要求,最终导致沉降变形问题的产生。
        2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1搭板设置
        在搭板设置环节务必要充分做好相应的细节工作,对搭板与连接桥台和顶层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桥头搭板结构主要如图一所示。首先,在搭板设置环节常常会出现桥头凹陷问题的产生,这主要是因为滑板纵向滑动而造成的,为杜绝这种问题的产生通常需要讲锚栓和水平拉杆科学的设置在搭板和台背位置,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对钢筋进行合理选用,对钢筋之间距离进行有效控制。在具体施工中通常会应用22号钢筋,通常需要将其间距控制在75~80厘米的范围内。另外,对钢筋制作进行科学设置,通常需要将其设置在搭板近台端部位。
 
        图一: 桥头搭板结构图
        2.2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是控制沉降问题发生的有效措施,只有保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地基处理质量,才可能避免桥头跳车问题的出现。软土地基处理方式通常有多种,例如降低应力、换土、排水固结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应充分结合具体施工条件及工程整体情况。地基处理技术选择和应用的科学性,是保障地基整体性能有效发挥的关键,才可能达到改善软土地基性能、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的效果,最终实现减小沉降变形幅度的目标。若软土地基厚度较大,常常会出现非正常位移问题,那么务必要高度重视填充材料的使用,填充量的确定应结合地基强度。
        3提高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方法
        3.1强化沉降段结构形式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给人们营造出方便的出行条件,沉降段的处理工作非常关键,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搭板设计方面缺乏完善统一的管理标准,这是造成沉降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标准不统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具体施工设计时盲目结合设计经验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因此,沉降段结构形式的强化和完善非常关键,在搭板长度设计环节应将通车情况、桥头路堤和沉降量等多方面因素作为设计参考依据。应不断强化对相关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提升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例如,通过对土工栅技术的有效应用可有效降低路基填土位移和沉降幅度,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
        3.2规范沉降段的地基与路基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管理应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地基与路基施工。在具体的设计和施工环节一定要保证沉降段的地基与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载荷能力,最大程度保证在汽车高负载的条件下不会造成路面出现沉降问题。可通过对土工合成裁量刚筋路堤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路面地基整体的荷载能力。除此之外,在路桥沉降段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保证路基路面相关设计参数达到国家相关的规定要求,一定要将路基沉降量控制在小于10厘米的范围,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沉降幅度差异不超过5厘米。
        4结语
        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这主要是基于对先进建设技术的有效应用。但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路沉降问题常常发生,严重威胁到了道路桥梁通行的安全性。沉降段路基路面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基本机理变形、地基治理问题以及结构设计问题,沉降多少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通常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和搭板板设置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务必要高度重视相关细节控制问题。
        参考文献:
        [1]程润军.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158-159.
        [2]陈钇廷.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9:26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