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路径初探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叶元发
[导读] 由于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体制正在全面进行改革、创新和优化。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开展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存在于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保证。

叶元发   重庆市江津区蔡家小学校  重庆  402260
【摘要】由于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体制正在全面进行改革、创新和优化。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在开展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存在于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保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质量;提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93-01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打破常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更重要的是要重视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学科的作用和价值。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整体开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教学效率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时,发现主要原因是由于现有的阅读教学内容过于繁多、杂乱,学生们很难抓住其中的重点,甚至学生们逐渐出现厌烦的学习情绪,这对阅读教学的开展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阻碍影响。
        1情境设置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新时期背景下,各种新型技术的研发、高速发展,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教育事业在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逐渐将该技术引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以一种更加简单、辩解的方式,保证教师的“教”与学生们的“学”可以有序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创设情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保证学生们学习兴趣被激发的同时,可以提高其日常阅读过程中的质量、效率。
        比如,在《赵州桥》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环节,该文章的类型是说明文。作者在对该文章进行描绘时,主要是利用简单、优美的词汇、语言,向人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通过阅读好像就可以感受到赵州桥的坚固、美观。由于小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古桥的了解程度比较少,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以“赏析、品赏、讨论、赞美以及实践操作”这几个教学步骤为主,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该环节的教学中[1]。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赵州桥的远景、近景图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赵州桥的美观。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文本内容进行仔细的品读,深入了解和感悟赵州桥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对赵州桥在建设过程中的特点进行深入讨论,这样有利于对作者的表达方式、思想情感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利用一些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起到情感宣泄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表达赞美。最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引导学生们在音乐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对国内外比较著名的现代化大桥进行观看、欣赏,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们将自己心目中的大桥形象描绘出来,这样有利于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



        2以读为本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感悟文本内涵的意识、能力
        以读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们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可以逐渐养成其良好的阅读思维,提高其阅读能力,这也是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比较常见的几种学习方式包括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分段品位和探究。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们想要更加深入了解文章内容的兴趣,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们逐渐了解到作者在对这些作品进行创作时的思想情感,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深意也会有所认识和了解。
        比如,在《秋天的雨》这一篇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自由朗读,对其中的主要语段有大致的了解和认识。紧接着,教师要对学生们的阅读进行适当的指导,比如在“扇哪扇哪”这种词汇的阅读过程中,应当以轻声的方式进行阅读,将秋雨的可爱、轻盈形象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朗读出来[2]。而在阅读“邮来”、“争着”等词汇时,应当以重音来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将秋雨的慷慨气度描绘出来。通过不同的语调、语气、情感投入来对文章进行阅读,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在当时描绘秋天里各种事物时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于秋雨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内各个段落都需要学生们仔细的研读。教师在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大纲的要求,对教学中的重点段落进行分析,制定教学目标,与文本特点进行有效结合,深入分析教材内容,这样有利于实现教材的二度开发。比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这是小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篇游记。该游记在描写时,主要是作者通过自己非常细腻的观察,利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将游览的顺序进行准确、客观的表达[3]。其中“过孔隙”这一段,将整个游览过程中的所有见闻、感受等全部都结合在一起,可以被看作是学生们在学习写游击时的重要范本之一。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直接将“学习孔隙窄小特点的表达方式”作为本节阅读教学课程的重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紧接着可以将作者的游览顺序进行梳理。对文章内容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样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在写作时的顺序、特点。最后将“孔隙特点的感知和学习”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内容,对其中涉及到的部分关键词语、句子等进行重点品读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们学习和了解语言形式,而且还可以对语言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3结束语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点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为学生们创设情境,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曾伟红.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J].文教资料,2019(11):61-62.
[2]徐若昕.巧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J].教书育人,2018(34):59.
[3]王春庆.运用课外阅读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