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班级管理中秩序的建立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永珍
[导读]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的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前教育班级管理秩序的建立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自主意识极差,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引,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本篇文章主要从幼儿班级管理中时间秩序的建立、常规活动秩序的建立及空间秩序的建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永珍   西藏昌都市察雅县双语幼儿园  西藏  察雅  854300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的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前教育班级管理秩序的建立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自主意识极差,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引,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本篇文章主要从幼儿班级管理中时间秩序的建立、常规活动秩序的建立及空间秩序的建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班级管理;秩序;建立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9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发展推动着各类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当中。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建立良好的秩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促进幼儿良好发展。幼儿在校园的一切活动,教师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幼儿安全。幼儿教师需要明确秩序建立的重要性,有效的开展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一、时间秩序的建立
        幼儿教师需要让幼儿树立时间原则,让幼儿明白在哪一时间段应当要做什么事,让幼儿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时间秩序,在班级管理中严格按照规则实行。
        (一)根据校园情况,明确时间顺序
        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校园相关的规则,按照每天的时间安排引导幼儿完成任务,让幼儿明白一天之中有哪些活动,促使学生明白活动的安排顺序。比如:安排幼儿晨练—吃小点心—做小游戏—幼儿教育--集体活动等等内容,按照相应的活动顺序来完成一天的教育任务,久而久之,幼儿自己便会清楚在某一时间段该有哪些环节,他们自己就会做好下一步活动的准备。通过时间秩序的建立,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就树立时间规则,让幼儿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这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巩固时间秩序,持之以恒
        在学前教育班级管理中,时间秩序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幼儿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巩固时间秩序,让幼儿知道时间秩序的存在,这样才能促使秩序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此以往,幼儿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自己到了某时刻就应该做某些事。比如:幼儿知道什么时间该吃饭,什么时间该睡觉,什么时间该学习等等。
        二、常规活动秩序的建立
        在学前教育班级管理中,常规活动秩序的建立可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规范幼儿行为。常规活动秩序的建立对保持班级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是确保学前教育班级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放松的学习和玩游戏,同时也遵守相应的规则。
        (一)引导幼儿自主建立规则
        幼儿的年龄虽小,但幼儿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实践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制定相应的规则,因为是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所以在活动中会更加认真遵守。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用平等的姿态参与其中,适当的引导监督。在学前教育班级管理中,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因材施教,让幼儿相互学习,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幼儿教师在建立常规活动秩序时,内容要简易明确,促使幼儿积极参与进来,以此让幼儿清楚规则有哪些具体要求,这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好的遵守规则。
        (二)在常规活动中发挥榜样作用
        幼儿的行为意识较差,不能清晰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在活动中需要有人来指引,帮助他们明辨是非。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看,他们非常活跃,在学前教育大吵大闹,相互推拉是常有的现象,这给其他孩子带来了一定影响。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之中可以发挥榜样作用,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做出评价,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促使幼儿向其他优秀的同学学习,激励幼儿争先创优。我们都知道幼儿总喜欢模仿别人,幼儿教师首先需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另外要对表现优秀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发挥其榜样作用,使得其他幼儿向优秀的同学学习,提升幼儿的竞争意识,这对常规活动秩序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三、空间秩序的建立
        空间主要指的是物品的摆放,这属于静态范畴。学前教育物品的摆放对幼儿的活动开展以及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必须要引起重视,确保幼儿的安全。另外,幼儿习惯随意摆放东西,从表面上看确实是没有太大问题,实则不然。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引导幼儿正确的摆放物品,有条理、有规则的把物品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确保空间的安全性
        幼儿尚未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自我生存能力极差,对于他们而言,根本不能认清什么是安全,所以幼儿的身边必须要有人照料,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幼儿教师可以从很多方面采取措施来避免幼儿安全问题,物品的正确摆放便是其中之一。教师一定要把幼儿的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学前教育的所有物品摆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明确是否又安全隐患。
        (二)合理布局空间
        对于幼儿这一时期的教育来说,更多的是活动开展,正式的课堂教育比较少。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合理布局空间,促使班级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保证幼儿在活动中有施展空间,避免一些可控因素影响幼儿的情绪和探索学习。幼儿教师设置的游戏活动可以根据空间的布置来实行,充分利用空间,同时又保证能够顺利的实施活动计划,使得幼儿欢快的参与到活动之中。合理布局空间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开展更多的活动,从而促使幼儿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四、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对幼儿的成长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重视秩序的建立,确保顺利开展所有活动,保证幼儿的安全,促使幼儿在规则中规范自己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同时,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幼儿在校园中,能够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以此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梅兰.学前教育班级管理艺术之我见[J]. 成才之路.2018(10)
[2]俞淑花.学前教育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J]. 甘肃教育.2018(07)
[3]刘素琴.浅谈如何做好学前教育班级管理[J].快乐阅读,2015(07):66-67.
[4]黎影.学前教育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6(1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