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龚庆会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是现阶段高中重点策略。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政治教学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政治教学的感知,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促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本文阐述高中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龚庆会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校  654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是现阶段高中重点策略。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政治教学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政治教学的感知,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促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本文阐述高中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核心素养;应用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85-01

        引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多元化教学措施,积极推动学生综合发展,促使学生不断健全政治认同、法律意识以及公共参与意识,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政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政治学习观念,也让学生在学习中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能力,进而实现综合性优秀人才的培养。
        一、高中政治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的关键因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措施,家里学生适应教育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发展。首先,在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政治教学,可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将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全面激发学生参与政治教学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思维发展、政治认同,不仅迎合了新时代社会教育思想,也是为学生日后融入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核心素养要求下,推动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与公民责任心,并帮助学生建立我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意识,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爱国情怀。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在教师构建政治教学课程中,应根据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综合素质开展,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与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利用多元化教学措施,全面提高学生政治学习观念,加强核心素养形成。
        (一)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近年来被广大教师应用与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落实学生主体位置,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集体观念。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教师应培养学生关系社会生活,并参与社会生活中,利用自身教学知识尝试处理自然、社会、人际事物。


因此,教师应重复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合作精神,进而利用引导性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并通过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加快核心素养形成。例如:在“财政与税收”一课中,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课外书籍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小组代表阐述小组研究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通过小组发表言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积极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调查中提高实践能力,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明确的认知,进而在合作中形成良好合作意识,重复意识到一个人无法完成任务,建立良好集体观念,进而加强学生综合发展,推动核心素养形成。
        (二)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加强学生政治感知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结合以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是现阶段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构建丰富的情境教学,加强学生政治认同感,深化学生政治情感,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加快形成。例如:在讲授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时,教师就可利用信息资源通过搜索、挖掘的方式,将G20峰会、亚投行图片、视频等资源导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生动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观看中加深教学内容理解,并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简要了解,有效地强化了学生政治认同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三)导入生活元素,加强学生法制意识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意识,促使学生对法律有一定的认知,并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思想是较为关键的因素。在培养学生良好法制意识的过程中,应用生活案例,加强学生感悟是较为直观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教师就可通过学生熟知且较为恶劣的实践为案例,帮助学生建立法制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个人素养,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良好的道德观念。此外,教师在讲授案例结束后,应通过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明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只有每一个人都遵守法律法规才可以保障社会安定。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生活因素案例,加强学生感知,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法治意识,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社会输送良好道德观念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认知,也不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因此,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并明确核心素养重要因素,利用多元化教学措施,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全面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参考文献:
[1]程康彪.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18(1):59.
[2]陆波.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探究[J].高考,2017(33):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