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环境下农村学校实施德育教育家校合作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李晓燕 李涛 张蓉
[导读] 在农村学校因为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的限制导致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学校的学生其家庭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为留守儿童。由于教学能力的不足,德育教育在农村的教学规划中占比不高,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日常行为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加强德育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占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李晓燕  李涛  张蓉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北郊小学  723211;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徐家堡初级中学  723211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沙河营小学  723211)
【摘要】在农村学校因为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的限制导致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学校的学生其家庭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为留守儿童。由于教学能力的不足,德育教育在农村的教学规划中占比不高,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日常行为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加强德育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占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环境;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家校联合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84-01

        引言:
        在农村学校的德育教学中,使用第三方软件有助于加强校家联系,同时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第三方平台的便捷性,鼓励学生定期的与父母进行交流,并且父母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了解到学生日常的在校生活,加强学生对于家庭的归属感。
        一、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德育教育方式落后
        农村中小学因为教育资源有限,在教学方面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德育课在教学中并不受重视。甚至有些学校因为师资的匮乏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带德育课,日常的授课模式也仅限于口头授课,学生再上课时也并不把德育课当成一种重要的学科,甚至有些主课老师会选择占用德育课给学生加课。学校的不重视加上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德育课在整体的教学工作中占比不高。农村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束缺乏,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行为最活跃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学生的人生很容易出现偏差。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教授学生明辨是非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
        (二)家庭和学校关联不密切
        在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中家庭教育占比很大,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学生离开学校后日常的生活与学习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负责照看,老年人的能力有限对于学生的照看仅停留在日常生活方面。老年人不会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老师在QQ或者微信上发布的消息一般是由学生进行查看之后告诉自己爷爷奶奶。学生学校和家庭生活几乎是两个绝缘体,独立存在互不影响。学生在家里接收学校发布的信息主要是依靠微信、QQ等手机软件,有些老师和家长对于学生接触网络有一种抵触心理,认为学生本身的自制力不强过多的接触让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等。这种担心其实是多虑了,利用手机软件可以有效的加强家校联系,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过度限制未免有些因噎废食。



        二、信息环境下对于德育教育家校合作途径
        (一)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的整体环境分为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注重对于学校德育氛围的营造。学校的德育教育不能停留在课本讲解方面,在德育教育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老师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典型,将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共和在一起,用典型来规划激励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二)开辟家校合作新模式
        家校合作进行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前社会信息化,建立家校合作教育平台,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家庭信息,老师应对于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同时由各班老师负责第三方信息平台的运营,定期的更新学生的在校情况,以及日常表现等。在信息化社会,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限制,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变得十分的便捷。在第三方信息平台上可以定期的发布一些的德育知识教育,并制定任务鼓励学生和家长进行观看学习,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对于表现不佳对于周边的同学造成影响的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引导,发挥德育教育效果。通过第三方软件老师可以在校外建立班级群,在班级群内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或者布置一些德育作业监督学生完成。
        (三)加强家校交流合作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性格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养成非常重要。家庭和学校是中学生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要想通过家校合作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要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搭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桥梁,让家长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状态。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反应给家长并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策略,距离较远的家长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家校共同进行的德育教育中,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老师和家长首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总的来说,在德育教育中家庭和学校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校的教育影响着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同时学校学习也受到家庭生活的影响。
        三、结束语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思波. 网络环境下小学低段家校合作问卷调查研究——以新疆医科大学子女学校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002(009):129.
[2]骆风.我国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对河南洛阳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质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3(04):106—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