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创新报道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海萍
[导读] 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接收新闻的方式,可以从多样化的渠道掌握自己需要的新闻。
        临夏州民族日报社
        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接收新闻的方式,可以从多样化的渠道掌握自己需要的新闻。这种方式对以往的新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削弱了在社会中原本可以发挥的作用,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目前这种形势,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要积极改革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要增强自身的实力,做好采编与报道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新闻的需要,促进该行业的良性循环,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报道
        新闻采编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更新鲜的元素,但对他们来说也是更大的挑战。传统新闻采编工作已经十分落后,必须要紧跟全媒体的发展步伐,不能只进行新闻内容的简单加工,要根据新闻素材进行深加工,充分发挥新闻的价值。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和不同的媒体融合,在提升自我的過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全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与创新报道的影响分析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均拓展了新闻传播平台,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与微博账号,研发新闻客户端,为受众提供更多元化的新闻获取方式。可见,全媒体时代对新闻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1.新闻时效性更强。在传统新闻报道中,受众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或报刊获取信息,信息传递效率偏低,受众往往在新闻事件发生一天甚至更久的时间,才了解相关信息。而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与新媒体缩短了受众的空间距离,实现信息的跨区域高速传播,受众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新闻时效性更强,新闻内容更为多样,受众每天接收的信息增多。
        2.表现形式更丰富。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形式具有局限性,报纸媒体以文字图片为主、电视媒体以视频为主、广播媒体以声音为主。而在全媒体的支持下,新媒体可整合文字、图片、视频与声音,受众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新闻形式。在技术发展下,新闻行业出现了VR沉浸式新闻形式,受众可以第一视角观看新闻,使受众的新闻观从“我可以看什么”转变为“我想看什么”。
        3.可实现与受众互动。在全媒体时代,媒体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与App报道新闻信息,而这类平台均具有评论与转发功能,受众可表达自己对新闻的看法,也可与其他受众讨论,增加了新闻的互动性,使新闻营造的舆论氛围覆盖面更广,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
        4.覆盖范围更广。在报纸、杂志与广播电视传播新闻信息的时代,用户群较固定,新闻信息覆盖范围狭窄,即使出现特大、重大新闻,新闻受众也不会出现显著变化。而在全媒体时代,只要受众可连接互联网,拥有智能设备,就可以产生、接收或传播新闻信息,新闻覆盖范围更广。
        二、全媒体时期新闻采编工作的现状
        在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需要的大量信息都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比如新闻资讯。这些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快捷、高效、互动等特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新闻热点,还可以评论、转发甚至发布新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挑选新闻内容,加大了传统媒体的采编难度。虽然新媒体成了当下媒体行业的流行趋势,但其中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忽视。由于新媒体的参与度高,很多新闻内容可能不够真实或者被故意夸大、博人眼球,而传统媒体虽然公信力强、准确度高,但在内容上不够丰富多样且时效性差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针对当前新闻的发展现状改变以往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发展,使新闻内容更为丰富真实且迎合当下观众的需求,具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使新闻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


        三、全媒体时期新闻采编工作与创新报道的策略
        1.新闻采编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新闻采编需要了解网络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发展,取其精华,才能做出最优质的新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具特色,又各有弊端,采编工作人员要结合二者的优势,在确保传统新闻真实、权威的基础上渗透新媒体的优点,只有融合了新媒体的传统媒体才更具有时代发展意义,在当下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采编人员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对新闻资源进行扩充,利用当下网络宣传的便利性第一时间将新闻传递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新闻体验。例如,新闻可以在网络平台中获得播出权限,在与新媒体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新闻的获取、评论、互动等方式来扩展新闻的采编内容,使新闻更具吸引力,拓宽年轻收视群体。此外,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了解市场需求,跟随时代的发展,通过制作满足大众口味的新闻内容来提升新闻的收视率,使新闻在全媒体时代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新闻采编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在网络的普及下,观众的新闻品位也在不断上升,以往的采编手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需求,若想做出观众喜欢的新闻,就要改变传统的采编方法,以多样化的发展形势丰富新闻内容。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要以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优质的新闻素材,将其筛选并运用到新闻编辑工作中。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掌握当下的热点内容,了解大众关注的趋势,深度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用特殊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领悟与渗透,再以评论或故事讲解的形式来满足新闻采编的多样化发展。在新闻工作中,新闻采编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新闻采编工作不断进步才能使新闻内容更为优质、角度更加新颖、受众更为广泛。
        3.确保新闻采编的真实度
        新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事件的真实内容,正确引导观众思想。因此,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可信,客观还原新闻真相,增强新闻的公信力。新媒体传播的一些新闻内容可信度较低,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故意夸大其词、扭曲事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容易误导观众。传统媒体要发挥自身真实可信的优势,提高采编能力,不断吸收新媒体新闻传播速度快这一优点,在确保时效性的前提下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度,促进新闻的发展。
        4.新闻采编内容的创新
        新闻采编工作中,采编人员要提前做好采访计划,突出采访特色,避免与其他同种类新闻内容出现雷同。在针对某一新闻事件获取新闻素材时,要对新闻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采访工作有序进行。若采访过程中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要尽量转换成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句,使新闻更贴近大众,增强新闻内容的真实感,极具特色的采访也会引起观众的兴趣,增加新闻的收视率。
        5.新闻制作过程的创新
        新闻创作离不开图片的支持,图片可以使新闻内容具象化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增加新闻的新鲜感与吸引力。所以,新闻采编时需要拍摄新闻素材,在图文并用时,要注意文字与图片相配合来达到新闻解说的目的。除此之外,画面剪辑工作也很重要,要根据新闻内容剪辑出最符合表达效果的画面。
        结语: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时效性更强,表现形式更丰富,受众需求增多,且覆盖范围更广。针对该特点,新闻工作者需注重新闻标题的“吸睛”、新闻内容的“亲民”和新闻传播的先进性,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有深度、有广度的新闻报道,发挥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和谐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捷.探究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17)
        [2]王海滨.浅谈全媒体时代的纸媒发展之道[J].新闻采编,2017(3)
        [3]占家进.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如何创新[J].新闻传播,No.270(21)
        [4]张恒.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