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生主动学习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唐玲
[导读] 面对新世纪,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新思想。作为教师,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认识,创新自已的思想观念。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唐玲   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教研室  陕西  汉中  723400
【摘要】面对新世纪,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新思想。作为教师,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认识,创新自已的思想观念。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关键词】主体地位;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221-01

        怎样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呢?我将浅谈一下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千方百计的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
        1.可利用图画来创设情境
        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图画,在蔚蓝的天空下面,池水清清。近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雪白的荷花,就从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蜻蜓不时地飞来飞去。偶尔,一条小鱼在水面顽皮地吐个泡泡。远看,有青山、小桥、游船。多美的一幅画呀!同学们看到了这幅图,他们完全被吸引了。他们非常乐意地学习《浪花》一文。
        2.运用电教多媒体创设情景
        我曾在教学《七颗钻石》,上课伊始,我利用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我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认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创设情境有很多的方式,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片,制作必要的道具,对联、谜语、故事、游戏、对比、播放录音、录像来渲染气氛,还有教师或学生生动的语言描述和表演。新颖生动富于变化的刺激,才能收到理想的兴奋效果,才能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巧设提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学中抓住重难点、疑点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启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问在课题处。如在《飞夺泸定桥》中,我提出了: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又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公鸡》一文“美丽”是文章的中心词。我就从这个词语入手,让学生讨论题目是用《美丽的公鸡》好呢?还是用《骄傲的公鸡》好?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
        2.问在重点词语处。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再如教学《日月潭》中“日月潭景色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我紧扣“风光秀丽”引导学生质疑,通过看图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3.问在中心句。如《小马过河》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为什么松鼠说水很深呢?”
        4.问在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如曾我在三年级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中,我问: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男孩为什么会"立刻停止了哭泣"?还联系了上下文质疑:既然抽血不会疼,怎么会"啜泣"呢?
        5、问在疑点、争议处。我在教学《惊弓之鸟》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更羸是怎样将大雁射下来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稍加思考,便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更羸是用弓弦将大雁射下来的。因为大雁受伤还没有痊愈,又离了群,所以听到弓弦响就吓得掉了下来。 ”我又进一步质疑:“大雁受伤没有痊愈,离失了雁群。就一定能被弓弦吓得掉下来吗?”这次,教室里一片沉寂,随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了,问题的答案出现了许多: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有的说不一定能。学生一下子分成三派,每派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正确答案是:“大雁不一定能吓得掉下来”。“如果大雁受的伤不是很严重,即使没有痊愈,离失了雁群,听到弦声也不会吓得掉下来。”“如果……”通过质疑,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活动调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活动,多媒体教学平台,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针对小学生思维模式和年龄特点: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言语、文字描述相辅相助。要尽可能利用他们的形象思维优势,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学习内容,诱发儿童的参与愿望,使之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我曾教《揠苗助长》一文结束时,安排了拓展学习:(假如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怎样用这个道理来劝他?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你知道父亲犯了什么错误吗?)让学生任意挑选一个演演。先安排学生同桌互演,然后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学生在表演中劝说种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此外精心设计活动,如: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争当“邪医生”,当导游、分角色朗读课文等,都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四、不吝表扬,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都有自尊心、好胜心,都喜欢被教师表扬,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小学生心理的这一特点,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的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使他们感觉到“我能行”,从而增强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总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因此,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必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