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付琴
[导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诸多德育素材,这给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可以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识字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下文针对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良好发展。

付琴    重庆市江津区蔡家小学校  重庆  402275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诸多德育素材,这给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可以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识字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下文针对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212-01

        引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语文教学和德育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道德素养。但是,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知识的传输上,没有给予德育教育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给予德育教育足够的重视,对教材中德育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从原先的应试教育转已经转变成为了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属于核心内容。随着素质教育不断落实和推广,德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成为了教育领域中重要的探究课题。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性:
        首先,有助于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指引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接受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从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德育教育作为基础任务[1]。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对新课程改革要求进行有效贯彻落实,实现素质教育任务。
        其次,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教育需要从小抓起,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还处于发展阶段,非常容易被不良现象影响而形成错误的观念。而把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结合,可以把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身心可以得到健康发展。
        最后,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现如今,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优秀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德行。因此,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把小学语文和德育教育进行结合,有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进而使学生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2.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策略
        2.1朗读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蕴藏着诸多德育教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指引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思想情感进行感悟,对课文意义进行理解,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2]。


教师指引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可以使学生把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到课文中,从文字中朗读出情感,和课文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对课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情感进行感受,对课文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进行体会,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目的。例如,在讲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思考该篇课文主要阐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深入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抓住,概括段意,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该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平精神进行激发,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2.2字词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属于基础内容。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识字组词等活动,对中国汉字结构与字音特点进行灵活运用,把其和德育教育进行充分结合,使学生可以在识字组词活动中,对文字背后蕴藏的德育内涵进行了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开拓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3]。例如,在讲解“人”字时,教师可以把人字结构顶天立地的内涵讲解给学生,鼓励学生认真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本领,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发展目标。再如,在讲解“乳”字时,教师可以对孝敬父母和感恩思想进行渗透。通过字词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字词,加深对字词的记忆,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对课外时间进行充分利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语文活动,对德育教育课堂进行拓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详细来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做手抄报、收集简报、演讲、开讨论会等课外活动[4]。通过成语故事比赛、古典诗歌朗诵等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朗读和演讲技巧进行掌握,还可以使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精炼的形象进行体会和感受,对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进行了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通过各种比赛,可以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激发,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时,需要掌握好教材,对德育切入点进行找准,并对教材进行认真研究,把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关系做好处理,进而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丰富自身语文知识,提升自身语文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还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导致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可以在扎实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进寿.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才智,2020(05):1.
[2]王瑞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47-48.
[3]朱晓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华夏教师,2020(03):91-92.
[4]闫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