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分析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丛林
[导读] 初中是学生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此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班主任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前期,一定要制定好相应的管理计划,保障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毕竟有关工作对学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教师一定要加强重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班级内部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效果。

丛林   山东省淄博第十八中学  255000
【摘要】初中是学生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此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班主任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前期,一定要制定好相应的管理计划,保障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毕竟有关工作对学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教师一定要加强重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班级内部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210-01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基于学生方面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不仅在心理方面表现的不够成熟,而且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多数情况下,不论家长和班主任采用何种管理方式,都会使其有和对方“对着干”的想法,对于经常打架斗殴的学生而言,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还将其当做是一种很酷的表现。在此基础上,部分学生还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1],加上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对很多新事物都难免会感到新鲜,局部的环境因素也会对其造成影响,原本单纯的初中生就会因此而抵不住诱惑,从而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观念,长期受到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初中生不但在学习中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相信这样会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阻碍。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不恰当,不仅无法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还会对学生后续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基于班主任方面
        现如今,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还是会对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部分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仅一味采用单一说教式的教学管理模式,还无法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来。毕竟用权威来限制学生,只是治标不治本,而班主任也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到以理服众。在这样的管理过程中,学生的身心感受被忽略,反而更容易激发其逆反心理,对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并无实际意义。要知道,学生在学校的目的除了学习,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初中班主任更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解决对策分析
        (一)对师生沟通交流的模式进行优化
        班主任和学生心理距离的远近将会直接影响其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鉴于此,班主任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学会主动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加强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同感,而班主任也能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可以进一步推动管理工作有序的展开[2]。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都会用命令的方式来下达任务,在新时期背景下,这种命令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此,班主任要寻求新的交流方式,这样才可以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以早恋问题为例,班主任在向学生进行有关教育时,可以站在学生朋友的角度,这样能够保持和学生的平等关系,学生也会更容易将自己的困惑告知班主任,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其实,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方式有很多,这就需要班主任来进行认真的研讨,继而从中总结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意志力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能够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来提升自己。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都是采用“一言堂”的方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没有体现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的体验严重被忽略,这样则很难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为此,班主任一定要对原有的工作机制进行革新,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以此来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相信一定能够更快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更是主要的领导者者,如果其自身的素养都达不到一定程度,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一切管理工作[3]。班主任身上首先要体现出这样几个可贵的品质,当中包括诚实、公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感恩等,如果将其细化些,从心理的角度来讲,还需要班主任充满智慧,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的勇气,管理中还要充分彰显出人性化。从部分班主任总结的班级管理经验来看,幽默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也是很多班主任所欠缺的品质,这里所谓的幽默感并不是要求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学会逗乐学生,而是能够通过幽默来调节管理气氛,帮助学生走出各种阴霾,这样看来,班主任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素养还是极为重要的,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学会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管理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提升自身的个人素养,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霞. 重庆市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王金松. 农村初级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3]王萌萌. 初中班主任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