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与养护建议探讨 吴赤宁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吴赤宁
[导读] 摘要:城市交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所以道路建设所用的材料和施工方式十分重要。
        身份证号码:44200019730224XXXX  广东湛江
        摘要:城市交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所以道路建设所用的材料和施工方式十分重要。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十分成熟,维护成本也比较低,车辆行驶的舒适度也较高,所以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环境以及车辆荷载等原因导致路面各结构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主要表现为路面龟裂,出现横向裂缝,沉陷等。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受到影响。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达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要求,从而满足我们的生活交通需要,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和养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1。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病害成因;养护建议
        引言:在城市的交通建设中,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城市中有75%的道路都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的沥青材质将会有不同的质量水平,而不同的施工单位的也有不同的施工标准,这些条件都是不可忽视的。优秀的城市道路施工建设水平能够提升城市的交通建设水平,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城市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为了防止后续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和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是重中之重。
        一丶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表现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病害发生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路面产生裂缝。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后,会受到环境、温度、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出现变形、塌陷等病害。第二,车辙。导致该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车辆长期超载,对路面进行长期反复的碾压,造成路面基层沉降和结构层遭受破坏,从而使路面受损,出现深浅不一的车辙。第三,推移。主要表现为道路的各结构层出现位移。在高温和超载情况下,车辆反复的碾压导致了道路结构层的强度变低,产生了位移现象。第四,坑槽。在沥青混凝土的道路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工艺的不完善和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沥青材料混合比不达标,道路的碾压不严实,让防水层受到破坏,导致路面结构层整体强度降低。在投入使用后,又因为车辆超载等因素,导致了路面开裂或是出现坑槽。由于以上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病害。所以在施工时应该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让沥青混凝土道路能够及时有效的投入到正常使用中2
        二丶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病害。因此需要对导致病害产生的不同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避免该情况出现在其他的施工项目中。第一,遭受到水的破坏。这种情况在降雨量多或者地下水丰富的城市中经常出现。路面在使用中产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没有将这些裂缝及时的进行修补,雨水或者地下水就会顺着裂缝进入到结构层,对各结构层产生破坏,在结构层强度不足后,路面就会出现塌陷,网状裂缝等病害出现。第二,环境因素的影响。盛夏的高温和寒冬的低温冻胀都会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严重影响。在高温下,沥青会出现软化的情况,这时车辆的超载等因素会让沥青路面出现车辙、波浪等病害。在我国北方等严寒地区,在低温的影响下,路面的结构和材料的稳定性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冻融作用的反复产生,路面会遭受严重的破坏。第三,施工因素,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结构层的摊铺厚度,碾压密实度、材料的混合比、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等因素都会导致后期病害的产生,因此,在道路的前期施工阶段就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选择强度高,稳定性强的材料,沥青材料的配比也要合理,确保各结构层的强度符合使用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监督,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标准3
        三丶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
        (一)控制沥青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会直接对后期的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是后期工程能否满足施工标准的重要因素。在原材料投入使用时,应随机对其质量进行抽查,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合格。在进场后应该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对材料进行二次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中。第二,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材料的温度进行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实现严格把控,再进行搅拌、运输和摊铺时及时的对混合料温度进行测量,使各阶段的温度皆满足施工要求。第三,混合料的摊铺、压实和接缝处理。在进行混合料的摊铺时必须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并且在施工中及时检查摊铺的质量,对于出现缺料,离析等情况要进行及时的修补。压实的机械必须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操作,分三步进行压实,压实过程中控制混合料温度和压实速度,从两边开压,至中间结束。压实过程适当喷水,防止混合料粘轮。进行压实时不可随意的掉头和折返,应该到达两端后在进行折回。并按照规定进行接缝处理,确保处理到位,避免出现接缝不到位和碾压不密实的情况,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检测,确保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够达标。
        (二)施工工艺参数的控制
        在施工开始前,通过实验阶段的施工,掌握道路施工的各个阶段顺序和各个参数并进行优化和确定,对人员技术的配备和机械型号、摊铺厚度等都进行确定,并通过方案和施工组织进行反复的优化和调整,确定出最准确的施工参数,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参数来控制施工的质量4
        (三)提升路基的施工水平
        路基是整个道路施工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期道路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和强度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所在必须完善路基的施工工艺,使路基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第一,根据实验施工阶段确定的施工参数,在实际施工时严格按照参数进行施工。第二。采用高强度,稳定性强,易于压实的填料,并且能够确保其能够在最佳的含水量进行压实,严禁使用垃圾土和淤泥等进行路基填料。第三,在路基施工时,对排水系统进行严格施工,确保路基不会受到降雨的影响,并且能够是路基能够迅速排水,避免出现水对路基产生影响,从而使更严重的情况出现。
        (四)加强路面的维护力度
        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维护时,需要对路面出现的裂缝等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出现大量的裂缝,应该进行集体修复,避免路面渗水对道路产生影响。如果是小坑小缝,应该先清除掉四周的薄弱层,再进行修补。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监察,确保地表水都能够顺利的排出,不会对道路结构层产生影响。
        结束语:在对城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病害进行治理时,必须要先清楚导致病害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道路出现的不同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治理和预防,降低病害后续对道路的影响。并且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对道路进行合理的养护,及时对道路出现的塌陷、裂缝等病害做出修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也能够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打下坚实的基础5
        参考文献
        [1]李睿婷.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与养护建议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052.
        [2]安永华.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与养护建议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8):258-259.
        [3]刘芸薇.浅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2989.
        [4]汪国沁.沥青路面病害与处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2008-2008.
        [5]赖礼璀.浅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对策[J].江西建材,2016,(13):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