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歌教学策略浅议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洪雄燕
[导读]

洪雄燕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小学  435005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22-01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肆虐神州大地,延迟开学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重要举措,老师们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带领孩子们继续学习。最困难的环节莫过于习作教学了,在校期间的慢慢预热,细致的写法指导,两节连堂课的静写,小组热烈的交流,仔细的面批,班级点评,再修改再面批,这些往日如行云流水般的过程都是奢望。
        诗歌,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遥不可及。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要求学生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现在整整提前了一年,在这个条件受限的特殊时期,怎样才能带领孩子们轻叩诗歌的大门呢?
        未雨绸缪,还没有开始进入诗歌教学时,我就把每天的读书摘抄作业改成了有针对性的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把它们工整的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刚开始接触诗歌,我不做任何要求,几天后, 我就开始引导他们不要局限于某一类诗歌或某一位诗人的作品,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收集,如不同题材,不同国家……今天让他们摘抄和植物有关的,明天摘抄和动物有关的,后天……孩子们对诗歌的见识越来越广泛,诗歌的神秘面纱正一点一点的被孩子们揭开。
        厚积等待薄发,终于,孩子们盼来了诗歌的第一篇课文——冰心的《繁星》,这三首诗虽然短小,却饱含深情,意蕴丰富,深受孩子们喜爱,他们读的声情并茂,读出了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赞美。这时候让他们仿写,一点难度都没有。
        “生活处处皆语文”,时值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宅家抗击新冠病毒,无数医护人员冲锋在抗疫一线。


在仿写《繁星(七一)》时,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写到了抗疫,表达了对病毒的憎恶,对医生的崇敬,吴鑫豪同学写到: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空荡荡的街道,
        可恶的病毒,
        伟大的医生
        熊钰媛同学在参加了一次特别的线上升旗仪式后,感触颇深,模仿《繁星(一三一)》写到:
        祖国啊!
        哪一片叶没有落入故土?
        哪一只鸟没有飞回家乡?
        哪一个炎黄子孙的梦里
        没有你雄壮的山河?
        线上收到每一个作品时,我都如获至宝,大加肯定,毫不吝啬的送出了一朵朵鲜花,一个个笑脸,一杯杯咖啡,一张张贴纸,向每个人伸出了大拇指为他点赞, 还夸他们是天生的诗人,如果继续写下去,长大后一定是伟大的诗人。初试牛刀的孩子们尝到了写诗的快乐,学完了《绿》,他们仿写了《红》……,学完了《白桦》,他们仿写了《翠柳》……学完了《在天晴了的时候》,他们仿写了《在雪停了的时候》……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创作着,不知疲倦。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四首诗歌学完了,该到孩子们放飞心灵、自由发挥的时候了。疫情虽然可恶,但是却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可以让他们静静的去听花开的声音,轻轻的去感受溪水的柔情……解封后,我引导他们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会发现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有情,灵感来了,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一首首小诗就会水到渠成,我时刻在线迎接佳作。细腻的陈宇泽同学在宅家数月,第一次出门后写到:
        今天二十度
        天很蓝,云很轻
        野花在舞动
        小草在为它们鼓掌
        走在小路上
        风是温柔的
        我是快乐的
        我把他的这首诗公布在班级群里的时候满怀激情的写到:泰戈尔说:“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限。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陈宇泽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为我们展现了他无限的欢乐。同学们,老师多么希望更多的人在诗歌广阔的天地里展示出你们无限的潜力与才华。
        尝试写诗成功后,我又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人一组,让他们合作编小诗集,我把小组长们聚集起来组建一个单独的群,告诉他们小诗集的内容除了前期摘抄的诗歌和自己写的诗之外,还可以摘抄诗歌的作者简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自己写的诗背后的故事,现代诗歌的小知识。有了内容,编一本诗集还要考虑诗集的名字、封面设计、目录、插图。接下来一周的时间小组长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给组员们分配任务了。一周后,13本诗集应运而生,孩子们的创造性真是不容小觑, 在我传授的基础上,有的孩子加了前言,有的加了后记,还有本诗集煞有介事的在封底设计了二维码以示其独特性,更有甚者给诗集明码标价以示其煞费苦心。我还在QQ群里发起投票,选出了 “最佳小诗人”、“最佳创意奖”、“最佳编排奖”、“最佳诗集名” 、“最佳封面奖”、“最佳插图奖”、 “最佳装帧奖”。一时间,班级 QQ群里高潮迭起,热闹非凡,那是孩子们扣响诗歌大门的声音。
        俄国作家屠格列夫说: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诗歌。正如有的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我觉得诗歌在我的碗里、水杯里、文具盒里,在我奔跑的脚步里。诗歌不再是远方的呼唤,孩子们触手可摸。诗歌教学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孩子们意犹未尽,我也将带领他们继续在诗海里遨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