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中学的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潘美玲
[导读] 农村中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对于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从符合农村中学的导学案和小组教学这两方面浅谈个人的看法。国论文网

潘美玲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水口镇红花庆扬初级中学  529321
【摘要】农村中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对于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从符合农村中学的导学案和小组教学这两方面浅谈个人的看法。国论文网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课堂教学  导学案  小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18-01

        我校是一所没有晚修,外来工子女占了五分之三的走读农村中学。学生在校的时间不多,校外电子产品诱惑大,他们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低分人数多,想提高学生成绩,就要有高效的课堂,尽量要在课堂消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自己的实践中的应用,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教学模式意义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导学案”为依托,指导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缺乏了主动性,且这种教法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会 “神游”,找“周公”,桌下“活动”等情景。对于农村中学的导学案怎样设计呢?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目标简单扼要。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完成其特定的学习任务,每堂课的组织教学就应有特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学习有了目标,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并能够及时排除其他干扰。如果没有了目标,一堂课将是一盘散沙。农村学生普遍存在耐心不够,理解能力差,因此学习目标要简单精要。例如学习《勾股定理的运用》,学习目标就是学会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问题。对优等生来说,有了方向,航海的速度加快了,对于学困生来说,有了重点,不再是大海捞针,压力山缩小。
        2.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问题精,简单,量少。这环节可以是复习上节课内容,也可以是几道为这节新课做铺垫的题目,题量最多4道,这样才会让学生主动练。这环节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要对答案或者小组评改。
        3.合作探究设计
        合作探究要有探索过程。这环节设计很重要,也是这节课要学会的内容,所以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光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如学习《平移》的探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A(2,4)向上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的位置A1,这时请问A与A1的坐标有什么特殊呢?(提示:横纵坐标有变化吗?)如果把A(2,4)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新的坐标是怎样?你总结到规律吗?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动手探索,动手描出新点这难度不大,说出坐标难度也不大,说出坐标有什么变化,对农村中下水平的学生就开始有难度,从而激发他们小组探讨,而要总结规律怎样表述完美呢?他们就会去查阅书本。这环节即使课前无法完成也没有问题,可以在堂上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完成。



        4.课堂小结设计
        课堂小结让学生写出来。一节课完了,学了什么呢?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了吗?让学生思考,讨论,并简单写下来。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堂上小结:你有几个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方法呢?让学生一一写出来,加深印象,从而脑袋有数学定理,几何还怕解不了吗?
        5.达标测评设计
        达标测评分层考查,两头兼顾。课堂检测要符合学习目标,可以设计AB型。A型这环节在课堂中完成,以本节内容为中心,不宜太难,数量不能太多,一般要求学生在5分钟之内完成.B型这环节让学生课后做,不作检查,主要让学优生主动完成。这样既照顾学困生又培养了学优生,以达到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课堂学习的检测。
        农村中学的导学案设计都是以基础为主,让学生觉得“不是天书,是地书”先引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从而才会有继续学的欲望。农村中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学习能力较弱,回家自觉学习性不高,导学案引导学习,但有些问题没法解决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
        二、小组合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组合作让学优生学会致用,增强了自信心,成就感,学困生在学优生的帮助下能跟上课程,不会因追赶不上而放弃学习,同时有小组长的督促,学困生都不好意思偷懒。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和物资的限制,小组的组合也非常关键。
        1.小组人数
        小组人数适当。组数,与组长的人数成正比,因为能做组长的学生肯定在组织能力,责任感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在农村中学里,学优生不多,如果分组过多,组长人选就不够,就起不到了好的效果。但组员也不要太多,人多了就不好管理。如一个班有50人,那么最多8小组,好中差搭配。
        2.小组坐法
        小组坐在一起,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如果小组是围“O”型坐,那么必有学生要背向黑板和侧向黑板,师生互动时学生只能扭头和侧头看老师,这样的坐法是不舒服,学厌生就有理由背着老师做其他事情了,长期下去,不但对学生的发育不好,且起不到最佳的效果。对中下层学生多的农村中学,我们不要让学生背向讲台,可以围“U”型,需要师生互动的时候,两侧坐的同学可以左右转正身体,面向讲台。坐得舒服,才有心学,学得开心,才会继续学下去。
        3.小组奖励
        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奖励才有竞争。奖惩形式要新颖,如:“勉做一次作业金牌”“勉值日”“当班长一天”“原谅错误一次”“小组表演节目”“校园捡垃圾”“做手工”等,可采用抽球的形式让学生在紧张快乐中得到奖励和惩罚。
        在课程改革中,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小组教学让农村中学的学优生更积极学习,中等生有了努力的动力,学困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中围绕导学案中的知识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促进组间交流,把握学习内容,教师只是在小组学生展示完毕后给予适当点拨,持续下去,农村中学的课堂效率会得到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