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林诚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林诚
[导读] 摘要:近年来,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不断走向规范化、完善化,但其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农村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龙口市新嘉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  265711
        摘要:近年来,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不断走向规范化、完善化,但其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农村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旨在为其发展创新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模式得到更好的应用,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也变得更好。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核心的工作内容,它记录了农村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走向,反馈出农民的生活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能让政更好的了解农村的生产经营情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准确规划。
        1.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作为农村合作社的主要成员,大多数农民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均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主要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只希望借助合作社获取更多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实现增收,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目前部分农村合作社仍存在着产权界限不清、财务管理制度混乱等多种问题。同时缺少内控监督制度也是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合作社在成立之初都会在相关章程中挂名监事人员,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无法起到监督、监管的作用。由此导致的首要问题就是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且欠透明,欠公开,这样极易打消农民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不止内部监管人员缺乏,部分农村合作社为降低运营成本,甚至会招聘兼职人员或者无证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且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不仅无法对合作社的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反映,会计核算也会出现较大问题。以国家财政补助资金的计入为例,在资金到位后,应先在“专项应付款”科目记载,之后再根据用途计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但部分合作社常将这部分资金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使其成为了账外的游离资产,长此以往,极易被部分不法人员所侵占。
        2.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2.1提高成员管理意识,加快优化管理机制
        合作社成员管理意识的提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应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成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同时应不断普及法律常识,以提高内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内部监管人员也应密切关注当前的新兴经济活动,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内控质量。另一方面,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首先应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利以及义务,并建立起完善的相互制约机制以及内部考核机制。对于各项管理机制的建立,合作社中的所有成员都应享有相应的知情权,同时也应鼓励其合理使用自身的监督权,为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优化提出意见以及建议。
        2.2加大审计力度,规范会计核算
        各级农经部门应强化审计监督,对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动态监测,尤其要注重加强对财政扶持项目资金的审计跟踪,以免因时间过长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将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分支,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进行研究并解决。审计结果应及时向合作社成员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公示,尤其要注重明确财政扶持项目资金的用途以及流向,以避免私分乱用财政扶持资金情况的发生。规范化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保障财务安全的重要前提,合作社应不断强化会计核算管理,保证每一项资金的运行轨迹都能被如实记录。

同时也应加快完善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对于重要的支出项目,不仅要保证各种审批文件齐全,还要经集体讨论后再进行决定,以避免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财务管理部门也应尽快配齐全职的出纳、会计等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现金收入,应及时入账,以加强现金管理。
        2.3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成员的积极性
        农村合作社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谋福利,如果社内成员长时间看不到收益,其合作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合作社的收益分配由股金分红、利润返还以及股息支付组成。合作社的投资者应得到分红及股息,惠顾者应得到利润返还。对于这三部分所占的比重,各合作社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后再行决定。同时在进行利润分配前,需要留出一定比例的教育基金、公积金、风险基金以及公益金,以保障合作社发展的稳定性。另外,为维持合作社的内在活力度,财务管理人员应做实“成员账户”,以保障成员的权益不受侵害,共享发展红利。同时也应加强成员对于“成员账户”的认知程度,使其明白自身的贡献量才是体现劳动价值成果的重要指标。社内核心管理人员也应明白只有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才能兼顾公平以及效率,以达到合作社创收发展的目的。
        2.4提升乡村干部和村民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直接影响到村民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官民之间关系的融洽以及党群之间的关系,所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具备一定的政策性和政治性。基于此,乡村干部必须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正确认知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摆正位置,将其纳入到政府系统性工作之中。与此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反映渠道的拓宽,实现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强化检查,并在基层干部考核过程中纳入财务管理水平,进而确保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发展,为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此外,当地政府部门应引导村民对财务管理工作认知的强化,明确其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群众自身利益所得,进而全员参与到财务管理之中,进一步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2.5树立现代化信息管理观念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应借鉴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推行财务电算化,取代传统手工记账,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目前大部分农村财务部门都使用会计电算记账,但具体实施的效率并不高,因此村级领导班子应精心选择财务电算化软件,培训业务骨干,搞好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进农村财务电算化;建立现代化信息沟通平台,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收集的会计信息是需要各部门共同提供的,信息沟通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还能保障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同时会计信息也可以从“村级代表”中获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结束语:
        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时,需要落实餐务管理政策,从各个工作细节着手,公正客观地对待财务管理问题。在创新财务管理工作途径时,需要以公正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财务问题管理问题,管理人员需要透过表象,看清本质,真正意识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在贯彻财务管理理念时,也需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模式上进行工作创新,建立一整套工作管理方针,落实财政工作的管理细节,保证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合作社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合作社管理层还是普通社内成员都应加快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发现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改进创新方案,以保障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其为农民谋福利的作用及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小朋.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探析[J].中国商论,2018,(14).
        [2]徐国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经贸,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