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运行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中田
[导读] 摘要: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理论界定,可将其理解为是新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应用的有效方式之一,虽然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着众多优势,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接入为配电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理论界定,可将其理解为是新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应用的有效方式之一,虽然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着众多优势,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接入为配电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确保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常规会应用到限制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容量,对接入实施规范的方法。主动配电网是近年来比较受到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传统配电网的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而分布式光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技术存在着重要相关关系,需要关注到这一点客观事实来促使两者能够实现协调发展。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运行控制
        一、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一些知识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配电侧并网的统一称号,它目前主要是运用在一些发电较少,发电站规模不大的发电设备之中,对于产生的电能进行就地发配以及利用。所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灵活性;二是对于修建地方的规定相对不高,即在一些比较窄小和空旷的地方、或者是一些大型建筑物的顶楼都可以建造。并且在建造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之后,由于规模不是很大,所以对于周围的环境以及生态平衡的影响都是非常低的,从电量的方面来说,由于本身就是小型的设施,对于载电量不大,这对于建造技术的规范程度也不是需求很大,而且在组建以及平时的维护修理工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非常少的。正是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有着这些特点,所以我国现在极力地鼓励这一种设施的建造,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增加了不少,但是增加了资金的投入的同时,也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点,分布式光伏发电和旧式的配电网是不同的,它不再是旧式配电网那样的单项路径,而是和配电网之间产生一种双向路径。另外,太阳能的辐射也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产生很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二点,只有当用电设备再将电能进行转换后才能接进配电网,但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对配电网有的不好影响,这使得配电网的风险就增大了许多。
        二、主动配电网核心技术
        1、柔性组网技术与保护技术
        柔性组网技术是依据配电网的连接方式与设备形式,应用多种电力电子装置,经由柔性变压、双向潮流控制等柔性控制技术,此项技术能够为电网提供具有较强灵活性的调节作用,促使不同网络结构能够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提升供电安全与稳定性。保护技术也就是依赖于模式识别与多信源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经由直流保护以及网络保护等技术,对各种故障进行可靠的判断,同时识别发生故障的区间,实现安全隔离。
        2、储能技术与能量管理技术
        储能技术是结合具有差异性的储能形式在规模与功率密度、速率、成本、可用性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针对规模化储能系统,将各种储能介质协调应用,经由对各种储能方式配比优化设计以及协调控制,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实现混合储能系统的最大化价值。能量管理技术也就是经由先进传感器网络以及智能终端技术,对电网运行状态、电源、负荷特性进行识别,并在单元层面评估电源出力、充放电需求、负荷需求,促使其能够达到配电网系统可查看可操控标准。另外,储能管理技术能够建立在多源大数据平台上,经由协同优化技术来优化主动配电网的区域自治以及布局。
        3、新能源接入电压控制技术与可再生资源渗透谐波技术
        新能源接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压调节的难度,经由地域内以及全局电压协调控制,对本地电压控制环节与控制能力实现动态追踪以及实施评估,向系统预报地区内无功需求以及无功可调节量,由系统实现全局优化。另外,结合系统给出的电压控制值经由低于各无功电压控制环节的联合控制,确保接入点新能源接入的电压安全。

就可再生能源高渗透区域谐波治理技术而言,为能够配合大量间歇波动性可再生资源与电力电子装置等接入,应高做出的工作位调整各单元之间可能会引发的谐波超出标准问题。应用可再生能源并网变流器等装置吸收谐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配电网的完善性以及稳定性。
        三、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调控运行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1、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众所周知,调控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该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最主要的核心要素以及最重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保证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对于调度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具备非常高的责任感,同时还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这样可以尽可能避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违规的操作或者是事故。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发现引起电力安全事故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调度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其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不是很强烈,甚至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多偏差。这样就会导致在整个调度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很难按照规范化的标准和流程来进行操作,而且很难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进行审核。与此同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调度审核工作或者是签收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促使调度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强化。除此之外,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现有的工作票进行认真的审核和仔细的核对,其中会涉及到时间、内容等。如果工作票可以满足工作要求和标准,那么可以签字。另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提前准备好调度操作指令票,对调度人员提前做好一系列指令的安排和落实。在指令安排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对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进行仔细的核对和分析,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最后,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工作人员的安全有效调度提供有效保障。
        2、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调控中心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想保证整个调控过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要坚持落实“制度先行”基本原则。在具体分析和研究过程中,要在实践中与调控各个专业的职责以及业务范围进行结合分析,同时要与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可以构建具有全面性、规范化特征的业务联系流程体系,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对该流程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可以实现该制度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发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各种不同类型电网应急预案、工作方案等进行滚动修编。在整个修编过程中,要意识到专业融合与流程优化在其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调控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工作人员自身的协同管控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可以实现精益化的管理。
        结束语
        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协调发展的工作有重大意义,这些技术可以和很多的领域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获得便利,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社会取得了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建设也取得了进步。
        参考文献:
        [1]童亦斌,吴学智,唐芬等.分布式光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的协调发展[J].电力建设,2015,36(1):72-75.
        [2]张继红,王娟.分布式光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的协调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9):200.
        [3]王焱.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的协调发展探究[J].通讯世界,2017,(1):161-162.
        [4]贾国征,时硕凡.分布式光伏发电与主动配电网的协调发展探究[J].电子世界,2016,(9):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