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 刘利锋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刘利锋
[导读] 摘要:在城市发展的时候,水资源的缺乏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必须要尽量解决这方面问题,缓解河道的污染或是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在城市发展的时候,水资源的缺乏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必须要尽量解决这方面问题,缓解河道的污染或是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国家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全面提出了和海绵城市相关的概念。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完成道路方面的以及各方面工程建设,都更加符合自然环保的要求。无论是对洪涝或是别的一些自然灾害,也可以产生更多的抵抗力。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策略。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引言:
        海绵城市是一种相对较为先进的理念,是这些年来不断推广的全新的建设目标,也是建设领域的跨跃发展。海绵城市符合目前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因为我国的城市道路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建设数量,而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对质量的要求也变得非常严格。海绵城市主要是按照及工程建设的特殊性,以及地域的复杂性,并且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实用性来提出的一种建设方案,可以彻底的改变人们生活方面的水准,让人们获得舒适环境的建设方案。海绵城市可以使得城市变得更加安全,也可以抵御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理念体现在社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方向。
        1、海绵城市构建体系
        建设海绵城市一般指的是让城市的雨水系统更加高效果并且开发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以及在城市中雨水超标情况下的排放系统这三个部分。海绵城市的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开发雨水的系统可以将雨水进行储存,并且通过净化,使其获得更多的利用价值。雨水管渠系统一般指的就是在传统的城市里排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结合起来,对雨水的控制进行集中排放。而雨水的超标就可以将超标的雨水处理掉,三者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让水资源获得更多的价值[1]。
        2、海绵城市道路规划的设计思路
        2.1 道路建设的绿化带设计智能化
        在建设传统城市道路的时候,一般需要进行雨水疏导的道路,都会在道路两边设计绿化带,并且使道路尽量比行车道更高。但是通过实践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方案是有其弊端的。特别是城市现代化要求变得更加严格的社会上,这种道路很难完全满足其具体需求。道路的高度差会影响雨水的流向问题,也会让路面产生积水。一旦降水量比较多,那么绿化带就会出现饱和从而产生倒流,甚至因为倒流出现更多雨水,使道路上的车辆,行人通行被中断,让人们感受到极为不便,造成交通障碍。尤其是雨季的时候,一旦降雨的时间比较长,规模也比较大,那么就很有可能给道路通行造成比较大的障碍,甚至会导致城市内涝。所以,在进行道路绿化带设计的时候,可以把城市的道路尽量设计成中间凹下去的形式,规划绿化带在道路的中间,这样不但可以让雨水得以收集,而且也可以集中处理以及使用雨水,缩减城市规划建设的成本。而在绿化带上铺碎石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安装一些比较合理的灌溉系统,通过智能设备来完成操控。一旦城市比较干燥,雨水不够充沛,自动灌溉设施就可以智能进行绿化带的喷灌。而雨水如果比较充沛,那么就可以不用灌溉绿化带,使雨水的使用效率变得更高,从而帮助城市获得发展[2]。
        2.2 道路建设的边坡支护
        海绵城市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在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使用科学的的边坡支护方法。无论是植草保护或者是制作护墙面,这都在边坡支护中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护墙面有很多都会通过渗水层来进行设置,让护墙面可以发挥导游流性价值,并且使其稳定度受到一定的维持。但是比起植草面,护墙面在控水方面显然是较为逊色的。海绵城市如果使用植草保护的办法就可以适合水土资源保护的状况,同时也符合人们的日常要求。可是,如果只是使用植草防护,那么雨量如果特别大或者是长期受到的雨量侵蚀,那么很有可能会坍塌。

为了尽量避免产生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将植草和挡土墙相互结合起来,如果有一些地方靠近路基,就需要设置挡土墙,防止有可能会产生的坍塌。
        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 路面材料的选择
        在建设城市道路的过程中,因为沥青自己的透水性比较高,所以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把雨水朝着基层方向不断引流,并且将城市的排水系统当作基础,根据城市道路方面的积水问题对其进行优化,让路面的雨水以及城市道路交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调节。为了尽量让城市的道路雨水,可以充分的受到回收以及利用,可以把生态滞留系统结合起来使用[3]。
        3.2 结构的设计
        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的时候,必须了解海绵城市的具体理念,特别是要重视城市道路积水相对较多的地方,比如道路表面。在积水排放的过程中要适当拓宽路面缝隙,使路面结构更加合理,沥青路面可以更加高效的让陆地上的积水及时渗透进地里层里,土质结构可以帮助积水获得更加直接的渗透。这些建设方式都可以让积水及时被排放出去,而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尽量满足排放技术的要求。但是道路积水滞留和渗透功能有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制约,因此,为了尽量使海绵城市的设计可以符合实际需求,在城市进行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对渗透系数的合理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有一些城市道路的拥堵相对是比较严重的,道路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那么道路积水在渗透排除方面仍然存在着较为困难的问题。所以在建设这些道路的时候,必须要使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建设人行横道。除了使用混凝土等材料之外,为了尽量使道路的流量有所保障,选择透水性相对较高的材料是较为科学的。城市道路在实际建设的时候,使用海绵城市的理念,能够有效地维护城市周围的生态平衡[4]。
        3.3 横坡和城市道路绿化带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设计道路横坡时期更加倾斜,比较偏向中间的位置相对是较为合理的。如果道路中间的位置可以放置绿化带,那么就可以有利于对水的使用,而设计人员可以将一些碎石等材料,设计在绿化带的位置。让绿化带当中的道路雨水可以尽量及时排出,使其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并且尽量让排水管道的直径可以符合标准,要合理的设置排水系统,同时也可以设计比较智能的雨水筛,让过量雨水可以通过智能雨水筛进行自动储存,使雨水可以获得收集或是合理的排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新的阻碍,尤其是在环境污染这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几乎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人民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在经济发展方面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障碍。所以,我国始终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设计海绵城市可以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海绵城市可以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和谐,让生态环境获得调节以及发展,也可以帮助城市当中的洪水或者内涝等灾害得到缓冲,净化城市道路的污水,使水资源能够有效地利用,并且及时补充地下水,让城市周围的生态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工作人员要理解海绵城市的理念,同时也要有效地使用城市道路的雨水资源,让生态环境获得发展,使社会经济也可以因此获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葛飞.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86.
        [2]王冬灵.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居业,2019(08):35-36.
        [3]赵丽君,郑亚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7):14.
        [4]李金.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2):286-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