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其中给排水管道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同时城市给排水能力也反映了政府管理职能水平,体现政府形象,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应重视对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工序明确,具有较为标准的质量要求和审核标准,所以在施工中能够通过施工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对加强施工技术进行讨论,以确保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
1.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的作用
1.1实现城市排水功能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需要完成排放居民或工业的污水以及降低城市积水的重要功能作用。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中,由于降水后城市积水的环境不同,需要针对积水的实际情况和道路条件等,进行能够有效降低积水的给排水管道施工,确保降水后道路的顺畅通行,保障人们的交通质量。
1.2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除了排水和降水的基础功能作用以外,还能够起到养护市政道路、延长道路使用年限的重要作用。市政道路在常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除了需要承受每日车辆的重力及摩擦损伤外,还需要承受降水的积水损伤,如果市政道路受到长时间、多次数的积水损伤,会使路基的腐蚀进程加快,导致市政道路出现表层脱落、路面塌陷等严重损伤,减少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良好的给排水管道施工能够及时有效的排除道路积水,减少市政道路的积水损伤,在保障人们顺利出行的同时,也能够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减少市政道路养护的经济支出。
2.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2.1开挖沟槽
沟槽的开挖,主要是提升给排水管道的稳定性,为给排水管道施工提供一个稳定的施工平台。在开挖沟槽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了解道路四周环境,避免沟槽开挖施工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结合施工区域地下水位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不断优化给排水管道施工流程。此外,在沟槽开挖过程之中,要合理选择开挖技术,密切监测地下水,避免沟槽出现大面积渗漏,进一步提高管道沟槽稳定性与安全性。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施工方法较多,可以提升沟槽施工强度,给排水管道沟槽开挖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加固处理,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2.2管基施工
通过加强管基施工,可以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施工人员要结合给排水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浇筑适量的混凝土,避免管基出现沉降,提升管基的稳固性。
2.3管道施工
如果混凝土管径小于300mm,可以采取人工下管方式,若管径超过600mm,则需要采取吊机下管方式。采取人工下管施工方式,地面施工人员将管材有序传给沟槽底部施工人员。若开挖沟槽的深度超过3m,施工人员需要使用非金属绳索,将管身两端系住,避免出现串心吊装现象。如果采取混合开槽或者支撑开槽方式,受支撑的影响,需要自槽一端,进行有序的下管,在槽底部位,将管槽运送到安装部位,有序安装,下管过程中,确保管道位置正确,并合理控制管道的中线与标高。与混凝土管材不同,若采用HDPE波纹管,当开槽深度小于3m,采取人工抬管施工方式,槽深超过3m,采取人工压绳施工方法,严禁使用金属绳索将管道两端勾住。管道中存在向上放标志,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标志,有序摆放管子。在下管之前,施工人员要结合管材与管件质量标准要求,逐节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管道,严格禁止下放。在施工前,要将基面杂物彻底清理干净,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放样,确保管道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内部的支撑,要随着管道的下放逐渐拆除,采取相间拆除方式,有效提高基坑壁稳定性。
2.4雨水接入管施工
雨水接入管采用HDPE波纹管,埋设深度比较浅,为了避免市政道路路基碾压施工对管道产生较大影响,雨水接入管需要在道路路基施工结束后进行。若管道施工需要在基层铺设之前进行,管道埋设深度比较浅,覆土量较少,会影响市政给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基层铺设完毕后,采取人工破除方法,同时采用翻斗车,将基坑开挖材料有效运输。市政给排水管道埋设结束后,施工人员要结合回填施工需求,采取分层回填方法进行回填施工。如果覆土厚度比较小,沟槽还要使用C15混凝土进行包裹施工。雨篦子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结束后安装。
2.5沟槽回填
施工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后,需要及时回填,沟槽回填中砂与粗砂到管顶以上500mm,管顶500mm以上,需要回填素土,回填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塑料管道回填自管底基础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之内,需要采取人工回填方法,禁止采用机械推土回填方法[2]。如果是HDPE波纹管,验收结束后,及时回填施工,回填到管底基础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采取人工回填方式,回填过程中,管道两侧要均匀、对称回填,避免管道与构筑物产生较大位移,若条件允许,可采取对挤限位方案。管道沟槽回填可以采取分层回填方式,每层回填高度不宜超过200mm,管顶500mm以上位置,可以采取机械回填方式。
2.6闭水试验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闭水试验要满足以下要求:(1)闭水试验需要在管道灌满水历经24h之后开展。(2)闭水试验水位要符合设计要求,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部以上2m。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渗水量观测时间不宜少于30min[4]。(3)给排水管道内部无杂物,检查井与管道外观质量验收达标。将管道中的预留孔全部封堵,避免出现渗水现象。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按照施工阶段来划分,在试验水头的上下位置,分别是设置小于1m的透明管,为观察水位变化提供更多便利,灌水和补水全部使用自来水,使用漏斗灌入,同时设置水表,准确计算补水量。
3.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理竣工验收阶段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竣工验收阶段是管道投入使用前最后的检查与监督环节。在竣工阶段,使现场控制中不易发现的一些隐蔽性问题,通过竣工验收检查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应利用闭水测试、水压测试等方法,检测给排水管道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存在的渗漏问题并予以修正,另外对检查细节进一步完善,使管道测试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并在符合市政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对路面进行恢复,包括沟槽回填等作业,通过路面及时修复,使城市的正常生活生产得以保证,同时还应对管道加强保护工作,相关部门通过分段管理,有效控制路面压力和减少管道爆裂渗漏等风险,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安全性有效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管道作为市政工程的关键环节,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应对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加强研究和控制,进行科学化分析,避免给排水管道出现较大沉降,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亦斌.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居舍,2019(24):122,163.
[2]夏文林.关于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3).
[3]于东盛,唐世田.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5).
[4]陈德森,陈志云.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22):13.
[5]李绪轩.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7,23(36):74.
[6]梁凤如.市政给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