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梁文水
[导读]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根基,同时也是小学生亟需掌握的数学能力,因此如何寻找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了广大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阐述和分析。

梁文水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怀远镇罗山小学  546311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根基,同时也是小学生亟需掌握的数学能力,因此如何寻找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了广大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49-0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独占大半边天: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准确传达给学生需要借助演算例题;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离不开具体的计算过程;在教授几何知识的时候,有关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的问题需要计算来求解;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也是赖于精密的计算过程。计算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成效的影响极大,因此,掌握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至关重要。
        1结合学生兴趣点,趣味教学
        俗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着眼。在平时的授课中,立足于教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学生的兴趣点,联系生活,通过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激发学生计算兴趣,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趣味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寻求趣味训练的形式多变,讲求在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达到在任何情景条件下算得快,算得准的目标。常见的趣味教学有两种:游戏教学、故事教学。游戏教学,例如纸牌游戏“钓鱼”,利用花色的不同点数凑足13,既能进行口算练习,又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故事教学,例如“三元钱去哪了”的小故事,勾起学生小侦探的兴趣进行数学计算。
        2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发现学生在计算题中失利的原因并非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计算中时常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规范行为。依据儿童心理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儿童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并不能自然做到像成人一样细心谨慎,但儿童的心理也是在成长的,此时,教师采取相应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掌握书写规范的计算过程。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改变失分严重的现状,还对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大有裨益,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根据以往的优良经验总结,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看、想、做、查。


“看”是指学生在计算题目时看清每个数字,确保不遗漏不增添数字,仔细对数;“想”是指学生在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教师要教导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不应拿起笔就算,应厘清题意后再动笔计算,遵守“三算”原则,即学生预先分析题目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做”即计算,教师应教导学生无论是作业还是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格式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集中注意力计算,不急不抢;“查”即检查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教师应教导学生在计算完要检查计算方法的正确与否,其次检查数字、符号抄错与否,格外检查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最后对计算得到的每一个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验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规避错误和提高计算能力的不二途径,因此教师应拉紧学生心中关于良好计算习惯的弦。
        3引导学生归纳、分析错题
        学生要做的题数量大,许多知识点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即使是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重复出现了很多次,有些学生还是听懂了老师的讲解,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还是会做错,这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点认识不深刻。教师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是很有必要的,将错题依据不同类型誊写在笔记本上,并附上正确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在归纳分析错题的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错题集挑选出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二次练习”,将印有高频错误率的题目的作业纸下发给学生当家庭作业。二次练习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作用明显,它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
        4夯实计算基础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头戏,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显得格外重要。众所周知,口算和估算、简便计算是学生计算能力的突破口。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参考以下的方法帮助学生夯实计算基础。
        4.1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的练习
        “熟能生巧”这句话应用在此处是再适合不过的,经过针对性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多次地练习运用估算,不断提升准确度,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
        4.2教师组织一系列的活动
        如“心算比赛”“速算小能手”等,激发学生兴趣,参与比赛其中,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跨度大,从整数到小数,从分数到百分数,数位从一位到多位,由其衍生的计算活动复杂多变,掌握必要的简算方法极大地简化计算过程,也是数学计算的重要基础。
        5总结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纪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浅谈[J].科学导报,2013(5).
[2]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建议[J].贾东林.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3(8).
[3]张冰倩.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中如何纠正数学计算思路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5).
[4]孟辉,袁直.例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六步模式[J].新西部(理论版),201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