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疫情看教育——微课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熊宗欢 雷朝水
[导读] 在面向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领域融入了微课教学技术,通过在线教学方式有效创新初高中化学教学路径,推动初高中化学教学趣味化发展。尤其在面向疫情防控背景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初高中化学教学无法以常规教学方式有序开展,而微课教学模式恰恰利用了通讯便利的互联网络环境,集结相应教学信息资源,有效保证了整体初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稳定性和顺序性。因此,本文将通过疫情看教育,针对微

熊宗欢  雷朝水   重庆市南川中学校
【摘要】在面向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领域融入了微课教学技术,通过在线教学方式有效创新初高中化学教学路径,推动初高中化学教学趣味化发展。尤其在面向疫情防控背景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初高中化学教学无法以常规教学方式有序开展,而微课教学模式恰恰利用了通讯便利的互联网络环境,集结相应教学信息资源,有效保证了整体初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稳定性和顺序性。因此,本文将通过疫情看教育,针对微课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推动初高中化学教学信息化发展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微课教育;核心素养;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43-01

        一、微课概念及特点分析
        随着近年来时代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学习生活中越加注重对于碎片化时间的有效集结与利用,特别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背景下,更多类似于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的微文化悄然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微课程模式恰恰是以七到八分钟的短小视频形式,对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框架进行明晰,通过主题突出和精简的内容,指导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模式和知识框架进行梳理和建构。与此同时,在微课程教学模式推进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微视频为载体,对于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精彩内容进行记录,通过相应的素材课件以及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辅助,有效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学生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共同推进课程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与调整。
        二、疫情期间微课教学价值分析
        在面向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初高中教学工作无法圆满有序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初高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产生了阻碍。特别是对于化学学科教学来说,由于教育教学展开过程中具备实践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展开过程中,缺乏对于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明确的认知和建构,需要在整体课程推进过程中,由教师对其进行辅助指引,带领其深入摸索化学学科奥妙与内涵。而微课程教学模式恰恰弥补了疫情期间防控需要下的时间空间限制,借助网络信息平台等在线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教育目标和防控原则。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大多数初高中学生停留在家中,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微课程教学模式恰恰对于学生的这一学习状况进行了充分整合,通过在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要求及趋势,设置相应趣味化的答题模块和测评环节,在有效把握初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爱好的同时,带领学生深入参与到微课程学习中来,有效保障了初高中化学常规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以在线课程教学平台为基准,对于学生融合发展的化学学科知识能力进行不断培养与提升。综合而言,通过疫情看教育,微课教学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疫情期间微课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微课教学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化学学科作为一门抽象性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整体课程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化学教学模式的调整,由线下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从而导致学生在线上化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疫情期间,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导入,给予学生一定的缓冲时间,使学生能够对于知识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逐步联系和适应,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感知效果。例如,在教学“元素周期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在线平台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首先播放七到八分钟的微课视频,对于部分元素在生活中常见的形态及用处进行拓展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把握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对于课堂气氛进行活跃,从而保证整体化化学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的稳步推进与落实。
        (二)以微课教学重视学生综合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基础化学学科知识框架的建构与指导,还要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育和提升,以实现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在疫情期间初高中化学教学展开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导致学生在整体课程学习展开过程中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教师监管力,从而在初高中化学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乏味心理或畏难情绪,在线上课程学习中无法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必将跟不上教学进度。此时教师在课程展开过程中便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对于作业布置和课堂问题模块设置等内容进行精细化调整,紧密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素质理念,对于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个体差异化进行尊重和正确的认知。例如在教学“水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定律”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分层次性的微课作业布置形式,针对质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定律书写内容,制定由易到难的微课作业题目,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透过本次疫情防控要求及整体状况看待教育教学革新,我们不难发现微课程教学模式作为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新兴教学方式,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具备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常规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还能够借助创新有趣的微课程教学平台,对于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与提升,从而实现初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有效培育。
参考文献
[1].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8期.胡久华.张银屏.
[2].对学科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以化学教学为例.《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7期.陆军.
[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z1期.陈跃生.陈毅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