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韩丹阳
[导读]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应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努力提高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构建新型 的语文课堂。减负主要是把一些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减掉,让学生在更小的压力下,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 课堂上应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努力优化学生语文学习 策略。

韩丹阳   南部县长坪镇三清小学  637300
【摘要】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应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努力提高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构建新型 的语文课堂。减负主要是把一些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减掉,让学生在更小的压力下,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 课堂上应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努力优化学生语文学习 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减负增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76-01

        对于“减负增效”这一理念已经早有提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相对而言较落后的地区,孩子的学习状况是孩子走出去的希望,所以“减负增效”根本并没有得到深入的贯彻实施。以一个传统的通人的思维,“减负增效”不过是一场儿戏罢了,既然要减轻学习负担、学习压力,学生怎么可能会有学习效率,又何谈“增效”?笔者目前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深感责任深重。“减负增效”无疑是一件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的事情,而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也是一直的不余遗力的坚持“减负增效”的路线。屈原曾经有过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我将细致的描述一下为语文教师的我在“减负增效”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以及新的思考与探索。
        1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基本教学原则
        1.1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人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知识大都是最直接的灌输,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科的丰富多彩和姹紫嫣红,教师想喂小孩那样,把香甜可口的食物自己咀嚼过后喂给学生,学生品尝不出食物的滋味。这样的强灌,学生获取的是死知识,而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所接受的就是听进去的,不是探究和感悟来的。教师大搞题海战术,命令学生去做练习,然后再去讲评,学生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机械学习。阅读教学就是老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如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是文学作品的赏析,还是议论文的评论,把这些权利都完全交给学生。刚开始,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的限制,可能他们的理解不够到位。万事开头难,只要给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多给他们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感悟,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那也就等于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1.2教材的灵活使用
        曾经有一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没有书”,而在一名教师的实践教学中,教材是必学有,因为他是学生们课前预习以及课后预习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完全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而没有自己的人生阅历以及观点看法。


教材最先对学生们而言是“学本”,而后对于一名教师而言
        才是所说的“教本”。语文教材与其它科学、理论方面的教材有着本质的区别,语文,它是感性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语文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丰富知识素养做储备,运用自己的资源以及才智去发现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一种很丰富、很精彩的语文世界。另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先前我们便提到过,语文的世界是一个感性的世界,感想是不能用精确的数字或者公式来明确表现的,它是人为的精神世界的具体表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学会在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强烈表现出自己的语文的丰富涵养,然后去熏陶每一名学生,帮助他们更好的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与涵养。
        2语文教学过程中“减负增效”的具体策略
        2.1帮助学生们树立“辩证否定”的观念“辩证的否定”是哲学家经常使用的经典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辩证否定”思维。这里说到的“辩证否定”并不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辩证否定”,它是指学生们敢于去质疑并学会科学的质疑,是简单地否定一切,或是形成定式思维不会敢于创新。在质疑中学习,这可以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持续保证思维的活跃以及大脑才智的开拓。“减负增效”并不是简单的减少家庭作业就可以增加学习效率的,要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思维。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素养,还要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学习思考能力,这对他们而言,会使学生们终生受益。
        2.2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师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们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材,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国家教育部门对于语文教学的明确要求就是要进行语文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语言的品味方面发展,也可以从情景的变迁中有效拓展。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对自己的语言风格以及语言品味进行有效的塑造并拓展,并去间接的影响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
        涵养,去促进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以及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到语文的个性阅读感觉。所以在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们进入语文情景,并加以细致的去领悟、去感受、去体验。语文教师通过适当的语文知识拓展,把课文中的情感、语言、和审美体验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并去教授学生们主动的体会语文的美妙。
        总而言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立足课堂,优化教学结构,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减负,就得增效。
参考文献:
[1]许秀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减负与增效[J]成功(教育),2012
[2]朱爱兰.全面树立新型理念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问题[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
[3]王梅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