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化的审美教学途径构建小学音乐美育课堂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刘娜拉
[导读] 小学阶段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阶段,音乐是每个人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接触的东西,因此,通过音乐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如果在音乐课堂上渗透审美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观,还能认识到一些问题并且习得解决的能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上的问题和如何进行审美教育的对策。

刘娜拉   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445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阶段,音乐是每个人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接触的东西,因此,通过音乐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如果在音乐课堂上渗透审美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观,还能认识到一些问题并且习得解决的能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上的问题和如何进行审美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渗透策略  课堂教学  美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72-02

        人类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达到的一种能力。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的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有音乐教育或者美术教育, 这都属于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课。作为音乐教师, 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学, 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 同时还帮助学生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更加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会说话的语言,教师要让学生爱上音乐,在音乐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新一代的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 有效提高音乐审美教育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更加全面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
        一、运用多样化的音乐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情境中享受音乐之美
        笔者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低年级学生没有分数的概念,对八分音符比四分音符短常常不能理解,且易记错。在讲解时,笔者用一张纸,一裁为二,取出其中一张(上面写二分音符),告诉学生一张纸裁开,其中的一张就好比是二分音符。笔者仍用一张纸裁成四份或八份,分别表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这样讲解,学生就易于认识八分音符确实比四分音符短的道理。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笔者还选了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笔者在琴上奏出旋律。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培养了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讲故事、猜谜语是吸引儿童的最好方式之一。笔者在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首先把这首歌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形象直观中得到美的感受。笔者问,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只小眼睛,挂在天空会放光明。“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孩子们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会齐声回答出来“星星”。笔者肯定这一回答后,接着就说,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美国儿歌《闪烁的小星》。当唱起这首歌时,孩子们的头脑里就有一个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动。这样,不需笔者多加强调,学生在听故事和猜谜语的过程中,很快就学会了歌词。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审美教学时要注意两点:
        1.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和氛围,使学生自然融入轻松有趣的环境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音乐是人的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让学生置身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才能让学生有效地调整学习的状态,使自己融入到音乐中,并且通过听觉以及眼、心等感官的刺激,自觉感受到音乐无限的美妙之处,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表达出来。
        2.教学情境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并且做到灵活运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形式,比如讲故事、表演小品、朗诵等。另外,运用多媒体,将图像和声音融入其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即兴表演的条件。直观明了、生动形象、丰富活泼的方式能让学生正确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内涵。对于年级较高的学生,教师要运用更多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形式与手段也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比如通过诗歌朗诵、舞蹈表演、影视作品等素材,使学生快速融入创设的情境当中,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内心情感的体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课外音乐节目的欣赏,带领学生领略音乐之美。
        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很多时间都是在家和家长在一起。


当前很多频道都是为儿童而设置,里面也有很多的音乐节目,这些音乐都是适合小学生培养审美的。所以,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播放一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的节目,并且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适当的观看。通过这些轻松、明快的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和锻炼其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学生唱、老师评等方式来让学生体验音乐之美。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节目,例如《大风车》《都来咪》等节目引起学生的音乐兴趣,同时也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音乐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
        音乐的情绪与教师个人的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对自我情绪的把控,切忌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中。教师通过有效、丰富的情绪渲染,可以将自己饱满的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优雅的动作都直接感染着学生,由此可见,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特定意义,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与体验,可以了解音乐家的生平事迹及歌曲创作的背景,能感受到音乐家赋予音乐的生命,体现了音乐家的伟大创造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真切体会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通过对音乐的体验,能提高学生分辨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使学生沉浸于音乐魅力的同时,思想上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并且深刻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将听、唱、练、创有机融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创作,用音乐来歌颂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表演比赛,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二次创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现自我、体验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切实体会音乐的创造之美。
        四、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美,从音乐的兴趣中来塑造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爱玩、爱问,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循序渐进地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在课堂上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美,从音乐的美来塑造其审美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保持,并且能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力渗透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去。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通过合理的方式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步伐主动融入到音乐中,在音乐旋律下增强感悟与体验,并获得更多审美情趣。例如:在进行《小鸭子》这首歌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鸭子的视频和叫声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鸭子的特点来,让学生逐步获得美的体验。
        五、从渗透音乐情趣出发,让学生得到美的启蒙
        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基本音阶时,教师要把七个音符写在黑板上,用汉语拼音标上唱名,然后再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教学生认识,教师用琴伴奏,学生随着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虽然做到了基本会读,会唱,但是音准,特别是半音还是掌握不好。用这种办法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时,可根据儿童的特点,以“听”为主激发兴趣。做法是:把学生分成两个组来做游戏。一组学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组学生再跺一下脚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组学生就唱si……经过这样反复多次,既有音程的变化、组合,又有一问一答式的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感,而且培养了注意力,逐渐引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刚刚入学的学生特点是好动,如果一堂课让学生坐着不动,他们会坐不住的,所以当学生对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后,就要选择恰当的动作配合。比如:在教唱《小袋鼠》这首歌时:“小呀小袋鼠,摘呀摘果子,果子放进大袋子,……”笔者就选择简单而又适当的动作,教学生边唱边舞,结合“体态律动”,弹2/4拍子的音乐,进行训练,这时可要求学生在音乐声中做摘果子与放果子的动作。摘果子是强拍,将摘下的果子放在篮子里是弱拍。当笔者把这首歌的动作全部教完时,学生就完全掌握了歌词和强弱规律,同时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进行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上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享受快乐,从而达到音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自欢 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2]张君 李颖 浅谈音乐审美教育.大众文艺,2012,(08).
[3]陈东萍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考试周刊》,2016年,第9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