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孟琳
[导读] 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重要学习方法,是提升学生数学意识与运用意识的重要思想。文章以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孟琳   重庆市开江区中和镇中心小学  重庆 400030
【摘要】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重要学习方法,是提升学生数学意识与运用意识的重要思想。文章以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概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69-01

        引言:数学课程,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促使学生空间思维与逻辑推理思维形成。本文就数学课堂上数形结合的应用进行分析。
        1概念教学中应用,提高学生理解效果
        数学概念作为数学教育重要组成,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具有很大影响。很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概念抽象,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图形结合方法的应用,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图形,将概念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图形与文字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概念记忆的技巧与方法,以此提高基础知识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内容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平面图形,结合图形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方形、长方形,对这两个图形的特点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平面图形,并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制作出与黑板上一样的正方形、长方形[1]。然后与学生互动,引出正方形长方形,并引导学生总结两个图形概念与特点。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黑板上的两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吗?学生:四边形。教师:是的,之前我们学习过四边形与黑板上的两个图形非常形似。它们不仅仅叫做四边形,还有一个更加具体的名字,长方形、正方形。结合你们手中制作的图形,思考什么长方形与正方形。对话结束后,为学生留出2-3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手中的图形进行探究,探索正方形、长方形概念与特点,认识到正方形的四个边相等,掌握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基础信息,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数学算式中应用,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日常教学中,将数形结合应用在数学算式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计算,并从中总结运算规律与方法,以此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高教学效果[2]。如何在数学运算中应用数形结合方法,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呢?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第一,创建生活情景。生活情景在数学计算题中应用,给予学生真实的学习感受,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第二,利用实物创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通过真实的情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形成。
        例如,甲地到乙地的航道长约840km。两艘轮船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地开出的轮船每小时行26km,乙地开出的轮船每小时行19km。


经过多少小时两艘轮船在途中相遇?
        为了让学生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可以在问题下方画出简易图形,将甲乙两地体现出来,并画出两艘船相对开出的图形。然后让学生结合图案与题干信息,进行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完成学习任务。经过学生讨论学习后,得到以下结论:26+17=43km,840÷43 19.53(h)。图形与问题结合,提高学生运算效率,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运算教学效果。
        3几何知识中应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
        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是数学空间立体几何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空间立体知识学习具有启蒙作用。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认知方式,空间思维意识较差。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几何知识教学,使学生养成以空间思维,逻辑思维学习知识,分析知识的良好习惯[3]。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几何体,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空间思维与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的唯一标准。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理解课本内容,同时还掌握学习技巧,形成数学学习思维。
        以正方体内容为例,课堂上展示正方体,并引导学生思考组成正方体的因素的有哪些?探究正方体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结束后,则将正方体的平面图分享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模仿平面图,制作正方体,在操作中感受正方体的组成与构成,强化对正方体的认识。当学生制作几何体后,则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一边观察图形,一边学习理论知识,达到事半功效的教学效果。图形结合在几何体教学中应用,可以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能够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运用多媒体,实现数形结合
        多媒体可以将文字转化成视频、动画的形式,促使数形结合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数形结合教学,为学生呈现具体、形象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数学学习规律,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4]。
        例如,学习《多边形面积》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多边形,并在一旁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呢?预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以往积累的图形面积计算方式进行研究,思考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当学生讨论结束后,则利用多媒体的编辑功能在多边形上进行分割,将多边形分割成学生熟悉的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通过动态的教学方式,将多边形面积计算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学生在学习计算过程中,思维得到拓展,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实际教学中,加强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方法共同点的总结,利用此开展教育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数形结合可以在概念教学、运算教学、几何知识教学中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材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形结合应用效果,推动教学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艳平,尚小舟.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102-103.
[2]王文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59-260.
[3]杨洁.试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才智,2020(13):159.
[4]张旺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