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中的学科化落实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   作者:徐楠楠
[导读]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以及创新,关注学生的核心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学生的自主实践相联系,以此来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之中需要注重这一素养的学科化落实,了解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从整体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徐楠楠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南台子乡南台子小学
摘要: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以及创新,关注学生的核心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学生的自主实践相联系,以此来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之中需要注重这一素养的学科化落实,了解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从整体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学科化
        一、坚持课堂主阵地
        任何学科教学都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才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需要依托课堂教学,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保证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分析结论提出,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比较丰富,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求知欲较强,如果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魅力,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将会有明显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引导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内涵,充分彰显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由发挥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学生对汉语学科学习的兴趣最为关键,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鼓励学生深入其中进行主动分析,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狼和小羊》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之中主动理解文章中的核心思想,深入了解小羊与狼的性格特征,进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结合课文之中的内容模仿狼和羊的肢体动作。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趣味化课堂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激活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进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二、渗透生活化元素
        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呈现,为了揭示语文教学的本质,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老师需要着眼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渗透生活化元素,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真正意识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在日常生活实践的过程之中主动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在语文教学时,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过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进而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之中核心素养的学科化落实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对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以及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大力落实,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重新调整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向,深入剖析语文教材大纲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找准语文知识与生活化元素之间的切合点以及突破口,帮助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以及基础进行主动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高效课堂。
        三、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较为明显,在文化传承以及弘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小学语文老师开始意识到了语文的文化传承作用及价值,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将文化传承与核心素养的渗透融为一体,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其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有许多的古代诗歌以及寓言故事,这些都是十分经典的语文学习资源。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老师可以以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提炼为依据,进一步净化学生的思想,在学习以及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保障学生学有所成,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四、积极落实审美鉴赏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科化落实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并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老师需要注重审美鉴赏活动的有效开展,分析学生在审美鉴赏过程中的现实情况,找准核心素养的渗透点以及突破口,通过优秀文章的分析以及重点词句的摘录来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及认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通过文章背景的分析来提高个人的理解能力以及创作水平。不同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鉴赏兴趣有所区别,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时,老师还需要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学科化落实尤为关键,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坚持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核心素养渗透工作、审美鉴赏工作以及文化传承之间的有机组合。
参考文献
[1]杨波. 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中的学科化落实[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09):P.194-194.
[2]高修军. 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中的学科化落实  [J].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1):8-9,共2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