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胡晓芬
[导读] 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美术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然而,美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加上小学学生的艺术修养普遍较低,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吃力。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美术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通过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胡晓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第十三小学
【摘要】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美术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然而,美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加上小学学生的艺术修养普遍较低,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吃力。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美术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通过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  美术  整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94-01

        信息技术具有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化等特点,将其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是一种有着重要作用的教学辅助工具[1]。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引进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从而达到优化美术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带领学生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教材是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教材篇幅有限,能够呈现的内容有限。换言之,仅仅靠教材上的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不利于美术教学的顺利和高效开展[2]。而信息技术具有虚拟性特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教学效益最优化。尤其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美术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拓宽教学广度,还能拓宽教学深度。这是因为多媒体具有局部放大功能,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美术作品进行局部放大处理,以便于学生观看其中的细节,增强美术教学直观性,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
        美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互相影响的课程[3]。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质量往往因为课时的限制而受到影响。面对这一局面,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加以改善。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可以有效掌控教学进程和教学速度,从而弥补课时不足造成的教学局限。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术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这新鲜不仅体现在教师运用的教学模式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因为各种因素的显著,学生在课堂上通常只能充当一个“看客”和“听客”,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背景下,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上机操作,在课堂上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电脑设计和绘画,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升学压力,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需要适当的缓解压力。而小学美术学科的设定正好可以发挥陶冶情操和缓解压力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校和老师对美术教学工作的不够重视,再加上传统美术教学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导致美术学科不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真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出现矛盾,长期如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越来越明显,美术教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而学生的绘画基础和绘画兴趣以及审美能力都难以得到提高。
        为了有效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局限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热情,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对美术教学工作的支持,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丰富老师教学素材,尤其是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提高美术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美术学科时,只有具备高涨的学习热情才能够更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更高效地融入到教学情景当中。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之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景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具生动性、形象性以及灵活性。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感,让学生利用数字画板自主进行颜色的搭配和工具的选择,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相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通过设计丰富教学素材以及良好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教育教学步伐在不断加快,小学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获得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受到美术的魅力,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融玫.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美术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Z3):171-172.
[2]李文丽.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及其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133-134.
[3]邱文梅.浅谈网络平台的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26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