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罗文文
[导读]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指出,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充分应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方式来理解和明晰数学的概念,辨别数学的关系,以此达到真正学会数学的目的。所以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到教学首位,找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结合中职学生特点有效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考积极性,从灵活、创新等方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罗文文   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
【摘要】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指出,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充分应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等方式来理解和明晰数学的概念,辨别数学的关系,以此达到真正学会数学的目的。所以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到教学首位,找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结合中职学生特点有效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考积极性,从灵活、创新等方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职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82-01

        1找到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心理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是思维品质。何为思维品质?即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以及批判性。因而中职教师实施数学教学时,首先要优化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去引导和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其次要重视学生运算速度的训练,让其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多多运算解题,在运算和解题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敏捷且灵活;再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其标新立异天马行空,提升思维想象的独创性;最后要强化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指导学生自行检查观点或想法的合理性,解题方法的合理性,自行判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2注意循序渐进,有序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一种抽象能力,它无法直接通过知识传授来获得,需要学生在教师的长期教学与点拨中,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逐渐形成。因此,中职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时务必要在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了解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引入情境教学,借助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材料,事件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达到启发的目的,使其能在这些数学材料和事件的探讨研究中,梳理出相关的数学结论,充分运用到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组合数的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将生活中与排列组合数相关的事物在课中例举出来,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可在课中提出问题:“学校在本周选派了10名同学参加植树和学雷锋活动,其中植树活动需要选派6名同学,学雷锋活动需要4名同学,那么10名同学应该怎样选派?选派植树有几种派法?学雷锋又有几种派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前后讨论或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对其加以梳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加入思考而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再加上思考联系了生活实际具有实物化特点,适当降低了数学的抽象难度。
        3灵活教学,把握全面灵活性原则
        除了抽象化以外,数学思维还具有深奥性,尤其年级越高难度越大。中职数学已经脱离初中进入高中阶段,难度相对来说较大,知识深奥性也较强,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不仅要做到简化,还要做到灵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的灵活。这要求教师重视中职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不等式”内容时,可以在讲解完不等式的相关概念理论后,引入例题进行实训。



        实训:假设不等式m(x-1)<2x-1对满足2≥|m|的一切m值均成立,试求x的取值范围?面对该题,学生在解题时可能会受到以前定性思维的影响,将式中的X看作主变元,然后解题。这一思维存在较大弊端,会导致解题难度变大,增加解题过程的繁琐程度。所以教师在此时要积极进行引导,转变学生解题思路,使其进行思维转换,将m定为主变元,将原不等式进行变换为“(1-2x)+(x-1)m0”,从而引导出f(m)= (1-2x) +(x-1)m,然后再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可以让解题变得更加简单,让学生在解题中获得轻松和成就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将课中学到的相关数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达到快速解题的效果。
        4重视创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创新性
        中职数学教学中,个别教师会更加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关注度较小,以致于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某些较为标新立异的想法时,教师往往选择忽略。这种教学行为是不科学且不合理的,会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给予每个学生相同的关注度,同时重视所有学生的创新想法,课中也无需针对学生提出过多的约束性要求,应当鼓励他们去积极的、自由的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互相争鸣。
        例如:教学讲解x2-2|x|=m时,首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题目的基础上展开设想,调动起他们脑海里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扩散和联想;然后教师介入,引导其思维转变,教学过程中提出:“是否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求解y=m和y=x2-2|x|两个函数在直角坐标系统的交点个数呢?”让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去思考和分析,创新思维,不仅能更好的向学生揭示此道数学题的内在规律,让其在以后的同类型题目中快速解题,还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创新解题的能力,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的独创性。
        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要且必要的,这对学生未来学习有积极影响。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更多和掌握更多知识,所以中职教师应当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多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培育其数学思维能力,使其学得深、学得透,并能有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题和生活,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龙启章.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5):359.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6.05.306.
[2]邵才君.探讨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0):240.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0.10.194.
[3]魏海燕.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36-36. DOI:10.3969/j.issn.1673-9795.2009.21.035.
[4]仇红娟.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29):44-45. DOI:10.3969/j.issn.1008-3219.2007.29.021.
[5]李小龙.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素质教育论坛,2008,(4):96-97. DOI:10.3969/j.issn.1002-7661-F.2008.04.0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