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学习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阿依努尔.阿不都热合曼
[导读]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高中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新活力,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探究深度、拓展学生的地理认知视野,实现地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双重优化。本文将结合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究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此提高地理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拓展出一条新途径。

阿依努尔.阿不都热合曼   喀什市深喀第二高级中学  844000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高中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新活力,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探究深度、拓展学生的地理认知视野,实现地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双重优化。本文将结合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究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此提高地理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拓展出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80-01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有探究意义的科目,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教师讲述的人文地理、山川河脉、地势地形、海洋季风等认识世界。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知识点难以梳理、兴趣下滑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利用周边优势资源优化教学方法。
        1.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学习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结合多方媒体的长处,并进行总体组合,在“扬长避短”的前提下对各部分网络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以高中地理为例,它能为世界地图标出不同的色彩,这些色彩可能表示山脉盆地、气温冷暖、坐标位置、东西半球等,正是这种大数据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使教师有更好的备课选择。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求知欲,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迷茫,使其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2.探究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学習的有效策略
        2.1情景教学、激发兴趣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比如:在讲解地势高低对温度的影响时,教师可让身高不同的学生扮演山脉或盆地,然后计算基于水平线的温度和“自身”的实际温度,再利用媒体资源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课堂整体氛围变得生动有趣,也能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情景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常见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更快地接受教师所讲内容,也能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肯定,更多地是一种对思维逻辑的转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这不仅是对学生和教师的改变,也是教育层面的一个变革。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教育也不得不推陈出新,新课改的提出是对信息技术的肯定,通过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在很多层面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直观图像、深入理解
        学好地理是提升学生地理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学好地理,养成较好的地理思维常识,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把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地理思维就是把所见之景与地图上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转换,这种概念与实体结合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提升自我的过程,还是教育升华的过程。想要达到这种程度,教师就要善于应用有效资源,对信息技术辅导教学有一个有效的备课方案,进而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当中收获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时要善于对海拔高度、等值线等进行图像结合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找到自身的问题误区,还能更好地对地理地图和相关知识点进行高效归类。这不仅是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对学生空间想象力、地理逻辑思维的培养,更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及地理学习的一种信心加成。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学不好地理是因为教师讲课太书面化,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枯燥、乏味,对此,教师要做的则是利用媒体资源消除学生的这种枯燥、乏味感,同时利用图像教学映射出地理学习的魅力,从而让学生在这种魅力之下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2.3纵向学习、拓宽眼界
        学习地理本身就是一个拓宽眼界的过程,通过对知识点的吸收和理解,从而做到加强自我的学习深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地理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深度的知识拓展,让学生在了解更多地理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纵向学习观念。地理是一门需要探索的课程,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到的不仅是对学生的引导,也不是单一地对自身教学方式的调整与完善,更多的应做到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会难以深度理解某一课的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完善教学方式,并采取纵向学习的有效策略。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讲解地理位置与气温的关系时可以举几个特殊的例子,比如:喜马拉雅山在五千九百四十四米处时气温会低至零下二十二度,最低气温会达到零下二十九度。这种有代表性的例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能够促进学生的纵向学习,以及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进其地理思维的有效拓展。
        2.4针对内容、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整理地理教材,以及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侧重点转变,不仅能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使教师脱离原本陈旧古板的教学方式,将自己的教学特色及教学理念最大程度地发挥。有特色的教学方式以及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会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观念,使其在多媒体资源的引导下,完成对知识点的概括、梳理。目前,尚有一部分学生都不知道梳理和掌握地理知识点,这便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对所讲知识点进行着重强调,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根据教师所讲的侧重点,找到笔记记录的方向,进而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完成对于某节课程的记录和学习。针对性教学能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点的生成,能使其更高效地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能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纵向剖析。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紧跟教师步伐,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高效学习。
        总之,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地理课堂,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受益者。新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达,为教师减轻了许多教学压力,教师只需制定好相关的教学计划,并高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定能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李铭.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学习的探究[J].数码设计(上),2018(1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