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茂源(森海)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省岳阳市 414000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使得自然资源大量消耗,整体生态环境下滑的情况。林业工程对于保障我国生态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造林工作当中,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是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林业工程造林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推动林业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在建设林业工程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重视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工作,进而为高质量林业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下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林业育苗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引言
当前人们环保意识不断的提高,民众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人们环保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可以说,环境保护已逐渐深入人心。为了全面提高造林效率,我国各类林业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实现了稳步推进的局面,极大的保证了环境建设,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生存空间。但是,在林业工程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影响到了林业工程建设,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到林业工程质量,在林业技术推广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格外重视。一定要严格技术流程,规范操作标准,在苗木培育、移植造林中,均要系统实施,严格技术,使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增强绿化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苗木成活率。
1苗木培育技术
苗木培育一般会经历土壤选择、苗木选种、苗木播种、苗木施肥、苗木养护等培育阶段,在每一个时期,都需要以科学的苗木培育技术做支持,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的生态品质。以下将对苗木生长的每一阶段所应采取的科学的苗木培育技术进行分析:1)土壤选择。对于不同的苗木,应该选择其适宜生长的育苗地,首先,应确保进行苗木培育的土壤具有足够的土层厚度能承载苗木种植(例如草木花卉土、草坪地被层厚度应符合30cm、小灌木和大灌木土层厚度应分别符合45cm和60cm等),确保土质肥沃疏松(需要相关土壤化验技术来确定土质,其中包括对土壤含水量、质地、土体构造、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多方面指标的测定),同时,需要确保土壤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确保有效排水。2)苗木选种。在此阶段,最重要的两项技术工作分别是:其一,需要对苗木种子进行精选,一般而言,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会采用筛选、风选、粒选和液选等方法来精选种子,将一些杂物或有病虫害的种子筛出去。其二,需要对苗木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种子消毒一般会选择一些化学杀菌剂和杀虫剂,也可选择日光暴晒、温汤浸泡等物理技术方法。而种子的催芽方法也十分多样,例如有浸种法、层积催芽、破皮法等催芽技术方法。3)苗木播种。对于苗木播种而言,需要根据苗木品种对播种天气进行考虑,有些苗木品种适合雨天播种,而有些适合晴天播种。另外,播种温度需要一定的把控,目前,常见的播种温度控制技术方法包括灌溉法和覆盖地膜法。4)苗木施肥。施肥能够保证苗木的旺盛生长,而施肥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性,不同的苗木或是同一苗木不同的生长期,其施肥种类、施肥数量和施肥方式不尽相同。例如:在对石楠苗木进行培育时,如果在其新梢生长期间,应多施加氮肥和磷肥,以促进其高效生长;而在入秋阶段,就要对其施加钾肥,这能够提升北方品种的御寒能力。5)苗木养护。在播种后,需要对苗木进行科学的养护,来提高育苗的质量。在养护期间,应注重对苗木生长情况的观察,如果育苗地处于干旱区域,那么就需要应用到滴灌、炮灌、中心枢纽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同时,还应注重抗倒伏和病虫防治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2移植造林技术
2.1合理的控制栽培时间
合理的控制栽培时间主要是苗木移栽造林时,必须要对造林时间合理选择,这是确保苗木成活率的关键。
但是为了保证苗木栽培过程中最佳的栽培时间,应当对苗木习性充分考虑,并与当地气候特点充分结合,很多地区在苗木移栽过程当中,都是选择春季三到五月份进行,这时温度适宜,同时具有良好的降水条件,对苗木生长非常有利。
2.2确定合理造林规格
确定合理造林规格主要是林业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全面做好整体规划与布局,通过科学的规划,保证林业工程合理性,为区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苗木移植造林技术性强,要根据不同方案计划来实施。一是移植造林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科学选择苗木规格,一般是4±1cm的速生苗木,小型乔木高度控制40cm,大型乔木高度在120cm。苗木高度的保留压根以实际施工现场为准,根据不同的场景做好修剪调整。二是确定造林规格参照1∶20比例关系,将1hm2苗圃所提供的苗木移栽至20hm2的范围内,这样,就能够计算出大面积数量,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挥林业造林功能作用。
2.3提升苗木移植造林技术
对于林业工程而言,最为直接的环节就是苗木移植,而这一过程涉及很多相关的技术,实现这些技术的优化管理和实施,以避免造成苗木移植过程中出现损伤,造成苗木移植造林效果不佳。确保苗木移植过程的安全性,需要确定各种移植技术工作规范,以此确保苗木移植过程中的完整性,尤其是要确保苗木的根须在移植造林环节不能被损伤,确保根茎、枝干的完整性,从而实现苗木的良好发育。完成苗木移植过程后,要做好苗木的施肥、浇水等养护工作,确保苗木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适应,实现对水分和养分的良好吸收,使苗木在完成移植后能够实现健康生长,逐渐达成植树造林的本质目的。
2.4强化预防病虫害技术
林业工程中,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是贯穿于整个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过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因而为了使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就要强化预防病虫害技术能力。在此方面,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具体的技术优化落实:1)优化差异预防技术,侵袭苗木的病虫害种类是多样的,因而,在预防病虫害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差异性的病虫害预防技术。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所做的预防措施是不同的,例如:针对蚜虫,可以选择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进行喷杀防治;针对介壳虫,可以使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枝的方法来防治等。2)优化季节预防技术,一般而言,春季缓暖是病虫害高发期,因而应该在此阶段积极地进行一些防治措施,例如:为了预防此时多种病虫害混发,就应该避免使用单一的药剂进行防治。而到了冬季,则可以适当减少农药使用。3)优化生态预防技术,一味地应用化学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很有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破坏苗木的质量。因而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病虫害预防更应该着眼于生态环保的高温杀菌等物理方式、以及微生物制剂等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工作,必须要做好苗种选择、播种施肥等工作,合理选择苗木移植造林的作业时间段,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苗木成活率,这就能够为林业造林效率与效益提供保障,为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元奇.林业工程苗木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8):42.
[2]祝凯.林业工程苗木及移植造林技术[J].环球市场,2017(19):9.
[3]洪金丽,张兵兵.林业工程苗木及移植造林技术分析[J].林业园艺,2016(6):190.
[4]李鸿艳.浅谈林业工程苗木及移植造林技术分析[J].科学进步,2017(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