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刘博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刘博
[导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基石作用。
        身份证号码:23092119890301XXXX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基石作用。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支持农业建设的重要工程,其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业成本以及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因此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改造,能够加大水利工程的节水效能,有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改造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当中的一个必需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紧缺资源。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为不足,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而且地域分布不均。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也是造福于民、泽及子孙的大功德。其中,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更加突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不断改进传统农业灌溉方式,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之上,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
        1节水灌溉技术
        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农业是一个国家之本,农业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很多助力。由于我国的农田面积巨大,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灌溉所需要的水量太多,我国有70%的水资源都是用来进行农田灌溉,这对于稀缺的水资源来说是一种奢侈的浪费。因此,积极开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我国的水资源,还可以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充分考虑到周边的水源情况和降水量等水量的现状,再根据农田所种农作物对于水量的需求,用适当的方式安排相应的农田灌溉,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节省水资源,从而保证了水资源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21世纪信息革命的发展,很多国家开始忽视农业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而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以农业为本,积极开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我国的农业仍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高效节水灌溉中的常用技术
        2.1喷灌式节水技术
        大面积农田中主要应用喷灌式节水技术,工作时喷灌机将用水压力向带动卷盘旋转的动力转化,使卷盘向以其为中心的四周采用旋转方式灌溉。在工作方式上应操作便捷,只要将喷头设置在喷灌机上,可使其在水压充足时提高工作稳定性,进而对大面积农田进行喷灌。农田喷灌节水设计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农田作物种植的具体情况,并设计与农田灌溉需求相符的灌溉设备,完成设计后固定安装喷灌设备,可实现灌溉的作用。确保全方位对作物灌溉、较强的通用性、操作便捷及灌溉不受地形所限等都是移动喷灌机的主要优点,管理比较方便,可将机械自动化设备与灌溉相结合,确保灌溉效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较大的占地面积,较多的资源消耗,而且在灌溉中需利用辅助设备。
        2.2水运输节水技术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大多使用渠道输送方式完成农田灌溉,但这种输送方式会使水资源在途中蒸发,导致水资源流失。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节约用水方式,防止输送过程中蒸发浪费。应先寻找渠道出现渗漏的原因,然后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渗漏措施,强化渠道防渗措施。各种防渗透材料因性能不同,其自身的防渗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中渠道内壁混凝土衬砌、U型槽渠等都是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够提升水资源输送临率,还能防止水汽蒸发,降低渠道后期维修养护费用,延长渠道使用寿命。


        2.3滴灌节水技术
        滴灌节水技术,是指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6mmm左右毛管上的滴头,来送到农作物区域进行局部的灌溉。在一些干旱比较缺水的地区,滴灌有着比较全面的应用,滴灌作为一种有效的节水方式,其对水的利用率能够达到95%,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滴灌节水技术相比于喷灌节水技术来说,滴灌有着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结合施肥进行灌溉利用,能够让肥效提高一倍。虽然滴灌有着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但同时其也有着一定的应用局限性,比如滴灌的滴头容易产生结垢和堵塞,所以对水源的要求比较高好,一般都需要进行相关的过滤处理。滴灌按照管道的固定程度,也可以分为半固定式、固定式以及移动式三种,为各个地区的灌溉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除此之外,按照水分来源不同,滴管节水技术主要有储水滴灌和低下滴灌两种。储水滴灌是指通过雨水集流来将水份流到水窖,形成一种小型移动水源来完成灌溉。而地下滴灌则是把地滴灌管埋入到地下作物的根系活动层内,让灌溉水通过微孔渗入,从而让农作物吸收,都有着较好的灌溉效果。
        2.4防渗式灌溉技术
        渠道输水作为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改造上,需要加强对渠道输水防渗技术的利用,也就是防渗式灌溉技术。渠道输水或多或少的都会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在防渗式灌溉技术的选择上,就需要对断面结构方式进行科学确定,采用一些混凝土护面、浆砌石衬砌以及塑料薄膜的等方式做好防渗,减少水源输送农田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其中砌筑石料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使用上,能够对70%或者80%的下渗量都能做到有效控制,有着比较好的防渗效果。而对于混凝土渠道来说,应该首选U形渠,能够在扩大渠道传输水量的同时,并且缩小过水断面,对于灌溉效率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此外除了这些特点外,防渗式灌溉技术还有着输水快的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并且节省土地,有着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3.1充分融合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农业发展现状
        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要在对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整合的基础之上,一方面积极探索与构建适宜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对地区用水现状等加以统筹管理的同时,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监测与评估力度;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循“总体控制、定额管控”的分配理念,确保区域内用水总量及农田节水灌溉等具体指标符合相关规定;另外,由于地区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要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进而实现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3.2完善节水灌溉技术
        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要完善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注重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在不同的情况下的选用情况以及对于后期在应用过程中的相关管理。这样的合理选用以及在应用中的管理,会大大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增加农作物的产出,对于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完善,尽可能的提高对于灌溉区域的灌溉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进一步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就必须及时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设相应网络系统、构建完善水利灌溉节水相应机制内容等,利用现代化思想,结合现代化手段,对灌溉节水系统进行优化,进而达到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11).
        [2]张继元.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其策略[J].低碳世界,2018(15).
        [3]尹利海.浅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J].科技资讯,2010(11):158.
        [4]王连春.阐述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