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62300
摘要:自动化机械是衡量一个企业工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机械在性能指标、运行参数、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改善,而机械管理与维护作为保障电气自动化机械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已纳入诸多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当中。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维护分析
引言
如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与机械生产技术相结合,更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将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运用在各行业的生产中,使工艺流程上更为简化,整体操作更为方便,在节约生产的成本同时还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与此同时,将自动化合理的运用是确保机械设备的精确运行,可以让机械生产的过程更为高效率的完成,提高产品质量。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行会加剧机械设备的损坏,所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十分必要的,确保机械设备长时间稳定、稳定的运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1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系统管理的自动化技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机械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制造水平。因此,必须要加强整体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力度,才能更为有效地提升整体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设备故障事故发生的概率,使整个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2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与维护的问题
2.1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不重视
在企业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都会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维护流程出现偏差,会导致对机械设备的损坏。如果企业对机械设备的重视度不够会导致管理人员的职责不确定从而促使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更加不重视,对机械设备的损坏程度加剧,这些都是要十分重视的,只要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正确,才让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也是促进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方式。
2.2机构设置形式化,基础设施配置低
虽然工业生产型企业针对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设立了专门的职能部门,但是,在人员配备方面,只是设置了管理型岗位,而没有技术型岗位,当机械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后,管理人员只能“临时抱佛脚”,督促机械操作人员或者授权外来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排除故障隐患,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耗费了大量维修维护时间,而且也无法收到满意的维护效果。此外,部分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往往将机械设备管理室与库房、存储间等基础设施统一设在一个空间内,机械设备的内业资料、相关配套的养护设施、维修器具统统存储在一个区域,无形当中就大大降低了维修效率,同时,也使安全风险指数飙升。
2.3设备管理方式落后
没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加持的企业,自我的可持续性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必须要结合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方式来健全整个企业设备的管理体系,加强整个设备的管理水平。同时根据当前的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的设备生产,充分提升设备生产能力,保障良好的企业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发展。其实这也是为何企业需要先进的设备管理方式的目的。因为落后的设备管理方式十分阻碍企业的产品生产,同时还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没有强大的资金加持的企业,会很容易被市场大环境淘汰,同样的落后的企业管理方式主要呈现在设备编制的管理理念不足、设备的点检以及维护周期性太大、设备整体的运行生产、维护理念落后等。
3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与维护的有效措施
3.1对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环境进行监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了解到,当金属制品处于较潮湿的情况下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腐蚀,这样就会影响我们对它们的使用。因此我们对设备的保存,也要考虑到环境,并且做出相应的一些措施,让这些设备在良好有利的环境中运转。这就需要我们在放设备之前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更好的了解,并且去思考该环境是否适应,该设备的保存。此外,我们要极大程度对不利因素进行控制,然后我们需要对设备运转的温度进行控制。因为当它处于极端的温度时,可能会导致该设备的损坏或者信号的失真。我们都知道许多大型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噪音,不仅对设备有严重的损害,而且会对周围的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密封处理。
3.2做好管理与维护的工作
在日常的电气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首先要完善机械管理与维护台账,确保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执行;对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归纳和整理,将维护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配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企业生产管理,约束生产人员的操作规范,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机械设备的使用,减少设备的损坏。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生产前的培训以及对机械设备使用技术进行规范,生产人员的专业知识要进行定期的考核,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进一步增加生产人员对自动化机械设备的重视程度,在使用的过程中和日常的维护方面都要非常的重视,规范机械设备使用流程。只有企业对自动化机械设备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对生产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才能保障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行。
3.3构建全新的电气设备巡检保障体系
企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相关的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才能更好地保障设备日常的管理与维护效果。例如,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中,企业的相关设备管理部门需要深刻认知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体系与相应的制度的创建与制定的重要性,必须通过全新构建的电气设备巡检保障体系,来规范管理人员的设备管理责任意识,制定的多种管理方式与流程,严格规定管理人员按照管理流程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如定期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点检、维修以及保养工作。当然不仅仅是定期的维护工作,在日常的管理维护中,管理人员也要每一天都要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检查到每一个设备巡逻点中,严格管控整个设备基础保养工作的实效性。
3.4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首先,应该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接受多的知识,并且能够变成自己的知识。无论是检修维护,还是拆卸安装,以及编程和综合操作能力,都需要让他们进行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出真知。其次,我们可以引进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样可以在高素质人才的带动下,提高整体的知识水平,带动所有群众的积极性,让工作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更大程度上的提高。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清醒的意识到机械管理与维护在工业自动化发展进程中体现的正向价值,明确管理目标、优化维护方案、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美好愿景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星钥.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23):157-158.
[2]陶旭.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分析[J].时代农机,2019,46(11):58-59+62.
[3]王启尧,王云恒.机械电气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措施分析[J].冶金与材料,2019,39(04):53+55.
[4]邢智慧.工程机械电气系统设计与故障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12):198.
[5]刘延霞.浅析机械电气系统设计和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J].电子测试,2019(0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