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孔静静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孔静静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管理建筑工程中的项目成本,能够实现工程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及其施工质量等的全面化管控,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帮助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效果,促进建筑工程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山东中亿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599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管理建筑工程中的项目成本,能够实现工程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及其施工质量等的全面化管控,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帮助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效果,促进建筑工程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引言
        施工项目成本指的是建筑企业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对于施工建筑来说,对成本的消耗与生产资料以及劳动者创造方式需要通过货币的形式进行总结。简而言之,就是指项目中所有生产费用的合计,对于不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效益与价值进行其他支出,而工程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施工中所有的费用进行计划调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达到成本控制,同时通过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从而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意义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控制作为其中一部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成本控制管理,对工程施工中的经济资源和开销形成的成本控制体系进行核算,优化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施工成本,以扩大市场竞争力。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十分复杂,周期性较长,对施工成本预算和控制工作有着变动性的特点,或者是出现超出预算的问题,增加建设成本,所以我们必须严格落实施工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问题分析
        2.1建筑材料管理问题
        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必需物质,其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性等均会形成影响。当下,建筑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部分施工单位为减少工程成本,很可能会选购劣质材料,并且没有严格执行进场制度检验材料质量,以致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用于工程建设会降低其质量,也可能滋生停工、返工等问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管理材料时没有做好防潮、防火、防晒等措施,以致对材料完整性造成损伤。
        2.2工作人员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要求全体员工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管控,经过建设、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落实,在这个施工过程,若是施工人员不够重视施工成本,只是盲目起步阶段,盲目增加工人和设备,造成工程施工成本浪费。若是我们的施工人员没有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没有现场数据,将会造成物料运输成本的增加,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要求我们的员工积极的参与其中,有效控制建设的成本,但是一些企业存在着对成本管理问题过于重视,忽视问题分析,将对建设成本的造价控制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2.3定额计价模式落后
        在进行数量清单计算的时候,绝大部分施工企业在使用账单清单下进行计算,但是只是使用表面的形式。绝大部分公司没有一个完整的消费指标,其指标主要适合劳动生产率动态生产力的因素。因为固定预算、消费数据都是当地的平均值,基于预算配额、消费报价不能反映出公司自身的各方面,不能有效掌握其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清单也就变成一种形式化,对其作用不能发挥。
        2.4 成本控制手段较为落后
        针对成本控制手段而言,国家建筑企业通过长期以来对成本管理的不断探究以及实践,从理论上构建了一套与成本考核、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决策、成本预测、成本分析等有关的管理手段。但建筑企业在对这些手段进行使用的时候,经常出现事前成本管控和事中成本管控不相连的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管理措施
        3.1加大施工材料的进场管理
        工程材料是建筑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加强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对于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由于建筑工程中材料占成本 70%,因此材料成本对于工程成本控制具有非常大的关联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材料供应进行完善的计划,同时对于实际的使用情况定额进行成本控制。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在材料采购中需要遵循经济适用性。同时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材料的堆放与存储,避免在存储方面造成材料的二次破坏,从而增加材料成本。
        3.2提升管理层的管理意识
        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意识是影响建筑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故而应提升管理层的施工管理意识。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施工管理意识,确立“质量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并在实践中逐渐学习新的管理理念、方法等。施工单位也要定期开展各项文化活动,鼓励全体施工人员主动参与其中,提升他们的施工管理意识与觉悟性,全员参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实现对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确保各项施工作业顺利推进。
        3.3做好施工之前预算工作
        施工前的预算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那进行实地考察,计算施工环节中所需要运用到了物料、人力、时间和突发情况,结合施工图纸,做好每一步情况下的预算准备工作。为防止预算中因为个人能力的原因出现漏洞,当计划制定完成之后,应该交由施工负责人、项目经理、财务总监检查一遍,都确定预算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所有的人按照预算标准进行施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或者其他不符合预算的情况,要及时上报管理人员,对预算及时修订、弥补,防止在施工环节当中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
        3.4在各阶段控制施工成本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中一般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要进行施工前的预算,这时候的预算活动主要通过财务人员和相关的工程造价人员合作完成,从企业经济和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虑、对接。要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计划有整体的了解,要对施工图纸掌握熟练,准确的核算出成本。其次就是项目的计划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所有施工人员的参与,同时提出自己负责的部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资金分析,完善成本预算。在备材料的时候,要做好把关工作,不仅要保证材料的质量,也要尽可能的节约花费的成本。可以从保障、运输、保险等各方面的费用进行考核,选择合适的方案节约成本。也可以通过和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来从源头降低在材料上花费的成本。
        3.5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验收阶段是工程施工后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对工程进行验收,当工程竣工进行结算时,需要对成本进行分析与估算,并在竣工工作后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对人工、材料、机械等,进行成本比较。而在竣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是为了保障竣工结算时具有完整性与有效性,同时也是对成本的最后环节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就是运用恰当方式对工程使用费用进行分析、核算以及控制,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注重造价与成本管理中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将传统管理方式中好的方法吸收借鉴,同时对于存在众多问题与不足需要进行管理更新,从而使施工成本在估算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贺晋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8,(23):250-251.
        [2]张洋.论建筑工程施工预算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8(44):129-130.
        [3]郑新让.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5):173.
        [4]支甲鹏,苏朋.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主要方法研究要点构架[J].现代经济信息,2019(9):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