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对于一个建筑物而言,主体施工是施工中的重点,主体施工的效果,不仅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质量,而且与房屋的美观性也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地出现,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设计方案以及当前的资源配置情况,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同时要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督,保证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地落实,打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且城市化进程在持续加快,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建筑层数,我们需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分析。在建筑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建筑高度的增加,对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也明显增加了建筑施工难度。建筑施工团队需掌握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明确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还需把握好施工质量,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固性,提高高层建筑实用性、安全性,现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效果。
1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的主体结构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物规模的扩大和建筑物功能的多样化,建筑主体结构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整体功能和质量,建设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来开展建筑主体结构的建设。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建设是基于地基之上的,因为建筑物的地基是建筑物的荷载和阻力的主要承担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建筑地基能够支撑整体的建设工作。整体的建筑项目由建筑的地基和建筑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因此,保证建筑物地基和建筑物主体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2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要点分析
在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工程测量,施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测量结果不准确的话,就会对最终的施工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房屋建筑施工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高度、垂直度等,在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施工测量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1)重视标高线的设置,要对标高线进行精确的定位,在标高线设置完成之后,测量人员还要能够利用水准仪对标高线进行二次测量;(2)为了使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得到保障,对于主体结构边角柱的设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能够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位,设置完成之后,测量人员可以利用重锤或者是激光仪来对垂直度进行进一步的测量;(3)要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轴度的控制,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测量点,通常会使用激光经纬仪来对其进行引测。
2.2混凝土施工
1)框架柱浇筑柱浇筑应分段进行,浇筑高度每次不能超出2m,在混凝土的沉积与收缩都完成之后,开始二次浇筑,保证柱根部浇筑和振捣质量,避免烂根。对上一层进行分层浇筑的过程中,需在底部先填筑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完全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施工中,应分批进行坍落度的检查试验,确认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柱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是浇筑施工中的重点环节,操作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一般的振捣采用垂直振捣或斜向振捣,如果采用斜向振捣,则振捣棒需要和混凝土表面保持40°~45°的倾角。
(2)在振捣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快插慢拔基本原则,振捣时应对振捣棒进行上下轻微抽动,保证上下层的振捣达到均匀。(3)在分层浇筑过程中,每一层的厚度需要控制在振捣棒有效作用长度1.25倍之内,对上一层进行振捣时,需将振捣棒插入到下层5cm,这样能消除接缝,此外还要确保下层初凝之前完成对上层的振捣[3]。(4)所有插入点都要控制好振捣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将很难振捣密实,而如果时间太长,将使混凝土离析。通常情况下每个振捣点的持续时间按20-30s控制,如果所用振动器有很高的频率,则振捣时间不能少于10s,具体以混凝土的表面停止下沉,没有气泡产生并开始泛浆为准确定。(5)振捣点的排列应保持均匀,按照交错式或者是行列式进行移动,但不可混用,否则很容易产生漏振,移动的距离需控制在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1.5倍以内。(6)插入振捣时,振动棒和模板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0.5倍以内,同时不能和模板相紧靠,避免和钢筋与其它预埋件发生碰撞。2)关于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在建筑中若底板需要铺设混凝土管道,那种在实际建筑中要选择“边浇筑边拆管”方式,且在混凝土浇筑中多选择“自流斜面分层一次到顶”浇筑,每个作业面均要分为前、中、后三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建筑中一边进行浇筑,一边抹平地面,针对实际得出的标高、厚度等建筑数据,在建筑中使用水准仪进行检测,确保建筑数据合理性、准确性,且在建筑中要确保小白线标高及建筑表面平整性。
2.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它关系到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效果,合理的钢筋施工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在钢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钢筋的品质进行严格地控制,保证钢筋的规格型号以及具体的性能参数可以满足实际的高层建筑主体机构施工要求,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坚固程度以及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力。在钢筋的采购环节,企业不能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要选择一些正规大型的钢筋生产厂家进行合作,而且在钢筋购进的过程中,厂家要附带出场合格证明,保证钢筋满足使用要求。为了提升钢筋施工的效果,在对一些水平构件进行绑扎的时候,需要在施工之前,在施工面铺着一些木板,避免人为的活动对已经完成绑扎的构件造成破坏,在钢筋绑扎完成以后,要由现场的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对钢筋施工效果进行检查,要做好记录工作,把绑扎的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有效提升整体的钢筋施工质量。在楼板钢筋的绑扎过程中,可以采用间隔绑扎的方式,但是必须要保证绑扎的紧密性,在梁和柱的钢筋交叉点,必须要采用全绑扎的方式进行施工,铁丝要呈八角形的样式。钢筋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按照图纸中的内容来制作构件,保证钢筋的型号与设计方案中完全一致,把钢筋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落实,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房屋建筑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结语
基本上,建筑项目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不管钢筋还是混凝土的施工,都有许多要求和方法。另外,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体施工项目的质量也很重要。因此,在实际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和各个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并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凌敏.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33.
[2]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
[3]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4):116~117.
[4]邵男.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29):41.
[5]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