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264000
摘要:近几年来,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电力企业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电网运行的成本费用却居高不下,致使电网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在不断低下,市场竞争力越来越严峻。为了降低成本费用,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电网经济运行方式进行调控,来改善电网的运行方式,提高电网的技术,扩大其影响力度,获得长远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方法;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成为企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重要保证。只有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继而助推电力行业效益的发展。而电力调控运行作为电力系统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做好电力调控管理工作就成为电力相关部门不得不面对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现阶段的问题不断探究优化措施。
1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电力调控运行的周期较短,为此相关部门或电力企业就忽视了对使用经验的收集和对先进做法的梳理,从而无法为形成良好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基础,导致现阶段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无法在使用效率和管理规范上予以保障。
1.2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意识相对淡薄
由于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只注重使用的结果,而不注重系统运行的过程。往往把良好运行视作正常情况,把出现问题归咎于厂商,极大程度地忽略了在使用过程中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日常维护与规范管理,不能够正视问题,从内部寻找原因。
1.3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人员水平有限
由于现阶段在我国的电力行业当中,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整体来看,无论是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存在综合素质不足,技术水平有限的问题。在管理方面,管理的模式比较陈旧,效率低下,无责任落实制度,无法刺激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技术水平,树立责任意识。
2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
2.1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物质条件逐渐发展的现阶段,无论是企业用电还是生活用电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目前部分地区仍旧存在电能供应不足的情况,电力调控运行如果不能及时做好监控工作,将会导致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存在电压或者电流不稳定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危机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通过电力调控运行,可以精确定位出现问题的部位,并结合计算机系统对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保证用电的稳定性,实现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从而全面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避免由于系统不良运转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合理的调控运行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电能生产质量水平,提高电能的供应量,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
2.2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电力调控运行不仅可以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所需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直接降低由于低压停电、电力机械设备故障等问题出现的概率。调控运行管理模式还可以更加灵活地找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一些潜在性问题,并及时加以处理,防患于未然。
同时,调控运行工作的开展还可以帮助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实时数据监控,从而为企业业务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工作的稳定性。
3电网经济运行的调控策略
3.1建立经济分析评测机制
电力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必备的资源之一。电网企业只有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才能获得长远持续发展。为了保障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性,就需要采用有效的调控策略,促使电网行业的长远持续发展。通过经济分析评测机制的建立,就可以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电网以及设备的实际情况,及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可行的解决措施。首先,需要电网企业做好市场调查分析,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要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密切监管,及时找出与实际工作的不符现象。然后确定经济分析的重点工作,进行完善与优化。最后,还要改善运行模式,采用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运行模式,做好每一项工作,将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作为企业管理层与领导层,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引导作用。
3.2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是保障所有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在调控过程中,还需要通过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来保障经济分析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就必须做好电网的经济分析工作,才能保障其安全平稳运行。首先,要健全岗位责任制,要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权责分明,职责明确。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合作联系,要求每一位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义务,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其次,通过审核机制的建立,来对每一项工作的进度与质量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应急预案。在审核机制的建立中,必须组建专业的审核团队,由专业的、资深的人员组成,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控。最后,由于电网经济运行具有着特殊性,需要明确工作重点与改进要点,因此还需要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来优化技术,控制成本。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薪资报酬直接挂钩,激发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竞争心与热情,促使工作能力高强的人员脱颖而出,将人才留住。
3.3人才队伍的断层
现阶段,虽然我国电力调控运行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升,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也进行了改进,但是,严格来讲,相应的人才队伍有些差强人意。尤其是在调控运行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存在一些断层。由于队伍断层,导致真正达到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要求的人才相对较少。一旦出现事故,工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受到限制,很难做出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会直接给电力调控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为转变人才队伍断层的现状,提高整体调控运行水平,有必要做好以下措施:首先,各个地区电力系统有必要结合企业内部需求,引进一些高校毕业生和在职人员,确保能够满足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其次,注重人才队伍的继续教育。针对在岗工作人员,有必要定期组织专业调控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调控运行水平。第三,每隔一段时间对调控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并建立相应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学习积极性,间接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第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企业中引入一些先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融入调控运行当中,同时做好针对性培训,以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改变队伍断层的情况。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网络化程度势必会逐渐提高,无论是硬件设备精密程度还是软件运行的工作效率势必会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水平要相应进步,与之匹配,从而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水平,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的可能性,为新时期生产、生活起到良好的能源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郝希伦,尹东叶.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423-424.
[2]魏松建,石文超.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及其优化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