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双城工程勘察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改革后,由于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有了很大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工程项目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为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而水文地质作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点与难点,对工程建设施工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长足进步提供助力。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威胁
引言
对于各建筑单位来说,做好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确保项目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针对水文地质问题制定妥善的治理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下水对工程项目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提供帮助。但是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不专业,导致水文地质问题经常被忽视,由于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因此为后续施工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工程延期,而且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想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需要在勘察工作中对水文地质问题提高重视。
1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
了解地下水的情况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最重要的目的,很多岩土工程事故都与水文地质条件未查清楚有关,场地水文地质勘察尤为重要。水文地质勘察具体包括很多内容,如需要查明地下含水层类型、埋藏条件,以及地下水位埋深、补给来源、排泄方式和水位变化幅度等。另外,还要了解隔水层的渗透情况、地下水是否与地表水连通关系等。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充分了解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重要内容,也为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工作中要预先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解,并分析地下水可能会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避免因未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而造成的工程安全事故。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2.1地下水上升变化
自然因素对地下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气候、天气等外界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都会导致地下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进而引发水文地质结构改变。通常情况下,岩土具备较强的渗透性,若地下水位上升,会对地下工程或工程项目的地下结构带来严重的危害,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另外,地下水位上升后,岩土的强度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减,山体等岩层的硬度下降,进而造成山体崩塌等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地下水位上升会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对附近的建筑结构造成腐蚀,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2地下水位降低的危害
地下水会的分布和水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这种变化过快过大时,会对工程造成严重损害。一般来说,地下水分布变化较小时,不会对建筑造成巨大影响,通常可以直接忽略。但是如果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环境剧烈变化,地下水的分布也会发生较大的降低,地下水压力陡降,给工程施工的安全及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必须对地下水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尤其要考虑施工后导致的地下水分布的变化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参考,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地下水爆发涌出等问题出现。
2.3地下水动压力的威胁
地下水动压力对于地质工程建设的威胁也不容小觑。当地下水流动性不强时,基本不会对建筑工程造成过多的影响。而这也是传统建筑工程建设很少涉足地下水文勘察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工程项目无论从建设数量还是建设规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可避免的对地下水位造成一定影响,最终破坏了地下水动力的平衡状态,加速了地下水的流动,进而威胁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
3岩土工程中强化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措施
3.1明确水文地质勘察评价内容
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应明确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作业的具体评价内容,确保对地下水类型、水位与变动情况、隔水层与含水层间的关系,土层岩层的渗透性以及渗透强度等可能影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研究。通过对评价内容的全面掌控,来为水文地质问题处理预防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可靠指导,大大降低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概率,避免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能够降低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威胁,符合社会“青山绿水”发展的现实要求。
3.2积极改革勘察技术
勘察技术与结果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想要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对勘察技术实施必要的改革。通常而言,技术改革要分成以下几步来实施:第一,加强对全体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意识;第二,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进,积极学习新的勘察技术和方法,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增强勘察技术能力;第三,做好灾害的预测、预防和治理;第四,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合理可行的防范措施,对于潜水位上升问题,可通过对管道的修复来处理,对于地下水位下降,可通过增加执法力度杜绝私自抽采地下水现象的发生。
3.3加强水文地质灾害事前预警
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很可能导致地质灾害,所以,工程建设需对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掌握其动态变化,尤其要尽量避开在事故高发区域进行施工。同时,制定地质灾害事故的风险应急预案,在险情发生后及时开始救援。完善水文地质灾害事前预警系统,基于工程水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设计需求,结合硬件软件的设计,系统可实现对勘察结果中的图像、音频等进行统一化对比,总结出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变化规律,对所有出现过的水文地质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在固定平台定期发布灾害预报,满足信息的检索和查询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岩土工程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3.4提升勘察工作专业性
不少施工单位使用非专业人员负责水文地质勘察,严重影响了勘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水文地质勘察人员的专业性培养予以足够重视,定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为其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进而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水平。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我国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的规程与规范体系已较为完善,明确了对工程地质勘察任务、目的、评价的具体化规定,成为当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地质勘察人员必须对这一规程规范体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学习,严格按照规范与规程的要求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工作水平。
结语
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工程降排水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勘察工作应搜集工程场地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布置适宜的勘察工作量,采用可靠的勘察手段,并加强综合分析研究。对获得的勘察成果应针对工程特点进行分析评价,提供水文地质参数时,应考虑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
参考文献:
[1]任建喜,贺小俪,刘朝科,等.旁压试验在西安地铁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3(11):98-101.
[2]刘吉磊,刘宇成,刘启玉.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213-214+188.
[3]高跃.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内容及地位勘察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251-252.
[4]赵俊奇.关于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0):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