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工业湖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2、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工程地质勘察一般作为工程的前期工作,在工程开始之前,要对工程所在地进行一系列的勘察和检测,之后才能够针对性地制定工程计划。因此,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后续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与施工质量问题有着密切关系,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完成之后的使用情况都和工程最初的工程地质勘察息息相关。工程勘察当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更是重点,因为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影响着完工之后的工程质量,也会直接导致工程过程当中出现危险事故。本文主要研究了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对策研究
引言
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要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如果水文地质出现问题,会对工程建设产生较大的危害,例如,延误工期,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等。所以,需要掌握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并通过有效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为其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再次出现危害,推动工程的有序开展。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调查内容
从勘察的内容来说,主要针对公路、铁路以及城市建筑等建设区域内的地质条件,开展相应的勘察,掌握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明确水文地质问题的潜在危险,提出应对措施和处理方法。开展水文地质勘察,要按照当地的规范,全面把握工作内容。以贵州省《贵州岩溶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DB52/T1336-2018为例,规范提出水文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应该进行场地与周围相关资料的收集,包括区域地质资料、地貌资料、第四系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岩溶资料等;邻近地区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等。若勘察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要扩大调查范围,涵盖和工程场地有关的一个或者多个完整的岩溶水文地质单元。以地貌调查为例,要包括岩溶平面分布特征、观测岩溶洼地和溶洞等。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
2.1地下水位上升
在降水较多的月份,雨水渗入地下后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会给工程建设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地下水会渗入到土壤的毛细孔中,让原本坚实的土体变得松软,土体的承载力大幅度下降。如果工程已经建好了地基,地下水位超过地基后,地基的实际承载力小于设计值,在较大的重力作用下,出现了不均匀沉降。上部建筑大多表现为墙体裂缝、歪斜等,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安全。其次,地下水位上升过快,还会导致流砂或管涌等现象,周围的土体结构发生变化,不利于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2.2地下水位降低的危害
地下水会的分布和水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这种变化过快过大时,会对工程造成严重损害。一般来说,地下水分布变化较小时,不会对建筑造成巨大影响,通常可以直接忽略。但是如果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环境剧烈变化,地下水的分布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地下水压力陡增,给工程施工的安全及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必须对地下水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尤其要考虑施工后导致的地下水分布的变化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参考,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地下水爆发涌出等问题出现。
2.3地下水流动总成的危害
一般地质结构对建筑物的支撑力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地表建筑物对地质结构不会产生过大的重力影响,这就保持和保护了地下水的流动和受力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兴起,人为改变地质结构的情况大大增加,这样就会打破地下水动力平衡。地下水在常态水压方面产生变化势必对地质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威胁建筑工程安全。
3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对水文地质危害的策略
3.1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之中,想要得到更加准确的勘察数据,就必须能够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要求加以深入分析,明确勘察工作的开展需求,从而确保野外勘测的工作质量。同时在准备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于工程现场的地质要求进行深入了解,为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作出重要保障,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工程设计之中存在的盲目性。同时也能够起到监控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为工程施工品质的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也应该注意对于勘察文件的有效运用,从而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重新施工的概率。这些基础的工作能够为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提升做出重要的保障,确保勘察准备阶段相关数据和信息获取的准确程度。就当前情况而言,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较为繁重,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体系较为庞杂,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时间较短,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勘察准备工作,进而能够为后续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做好环境监测
做好环境监测是减少水文地质变化对建筑工程影响的有力措施。主要措施如下:①严格监测环境中的雨量变化。雨量不仅会增加地表水流量,而且会增加地下水流量,使地下水位上涨,这种情况容易对地质岩层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地表水量的增加不但加大了建筑地基的热胀冷缩现象,而且会加速建筑地基形变,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②严格监测环境中的水文污染和土质污染情况。水文和土质其中一个受到污染,另一个必然受到污染,进而对建筑地基造成腐蚀,降低建筑地基质量。③严格监测环境中岩石土层的变化。例如,岩石土层的裂缝、移动、滑坡、塌陷等,这些变化不但会影响建筑工程,而且会加重水文地质问题。
3.3评价工程地基类型
勘察人员在得到某一区域的水文地质详细信息之后,需要经过分析作用,对区域的地基基础进行具体的、科学的评价。在水文地质评价过程中,勘察人员必须要保证地基勘察数据的正确判断。在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后,结合工程详细信息,包括建设规模、高度、荷载等,判断现有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是否适合进行工程建设。如果经地基类型评价,显示不适合进行工程建设的,出于建筑使用安全考虑,不得在此处施工;反之,如果适合工程建设,也需要对地基进行特殊的处理,例如防水、防渗处理,加固处理等,保证工程地基的安全。
3.4积极建设地下水试验站
随着工程地质勘察地位的不断上升,完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基础设施具有紧迫性,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建设的地下水试验站要实现全面覆盖,进而保证勘测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完善性,通过整合所得的数据信息,为各项工程建设的开展提供依据。各个区域采取的措施差异,比如城市群区域地下水污染严重,部分地区的浅水层被污染,利用深机井或从别的区域输送。基于此,要加大对地下水的监测力度,快速获得精准的数据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为重点内容,做好水文地质条件危害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很多工程由于前期勘察不到位,未能考虑水文地质的影响,引发了工程事故,造成极大的损失。文中结合具体实践,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影响,做了相应的分析,提出了勘察策略和应对措施,为相关工程勘察和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巨.探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四川水泥,2019(4):97.
[2]崔淑芳.刍议水文地质条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建筑与装饰,2019(1):79.
[3]高跃.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内容及地位勘察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4):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