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机电排灌管理站 安徽蚌埠 233400
摘要: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充分挖掘现有水资源潜力,强化节水能力建设,已经摆在当务之急。与以往情况有所不同,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执行和调整,不能继续按照极端的模式来操作,应坚持在各项技术的部署创新过程中,充分掌握好工程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走向,加强技术的融合操作,以及各项技术的革新手段等,都要保持足够的协调,这样才能减少技术的矛盾、冲突现象。另一方面,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转变过程中,针对技术方案的创建,同样要给出足够的依据,确保在后续工作的实施层面上,能够由此来获得更多的保障。鉴于此,本文对加强机电排灌技术改造,挖掘节水节能潜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引言
我国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研发和技术的部署过程中,能够按照合理化的措施来完善,很多工作的实施都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未来,应继续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内容安排上,表现的更加丰富,使其在灌溉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促使相关技术的功能标准,得到更好的调整和创新。
1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现状
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笔者认为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现状,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数量上、规模上有所提升,该类型的工程,有利于促进农业行业的发展建设,同时针对很多农产品的生长,以及原材料的加工,都可以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促进各方面的工作部署,能够在自身的依据上有效的增加。第二,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运转,虽然在很多技术的融合效用上不断的巩固,但是针对某些特殊区域的需求,还是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应坚持结合区域性的特殊条件和特点,在自身的技术操作方案上,保持足够的健全,这样才能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按照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来调整,不会由此造成新的漏洞。
2主要问题
2.1管护制度不健全,运维资金不到位
泵站管理单位性质不清,权责不明,管理制度不能充分落实,有的地方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又混在一起,界线不清,水费收取困难,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由于资金保障不足而无法保证,职工没有机会对业务知识等进行培训学习,即造成内部运行机制不活,也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人事、分配制度仍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的做法,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样既影响了工程的管理,又阻碍了泵站持续的发展。
2.2设备老化失修,亟需更新改造
我县境内存在众多上个世纪60、70年代泵站,这些泵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设计标准偏低、运行时间较长,泵站机电设备老化损坏严重,装置效率低,有些泵站的旧机型已不再生产,无法维修。水工建筑物老化,砼碳化剥蚀严重,灌溉能力下降,效率降低,难以充分发挥灌溉效益。泵房、管理房多为砖混结构,木制窗户破损,室内墙体存在多处粉饰层脱落,室外、室内墙体粉饰层脱落,屋面漏雨,严重影响职工的工作环境和身心健康。
2.3管理不到位,造成水资源浪费
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多个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来满足管理中的具体工作需要。但是在一些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节省人员方面的开支,减少了必要的管理专业人员,致使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不能科学、合理地将水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我县有的地方因缺少配套的水利设施,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上游地区的水稻灌溉得到满足后,疏于田间管理,任由灌溉水流回排涝沟,而下游地区的水稻急需水资源进行灌溉却得不到水资源,不仅严重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
2.4节水灌溉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动力
我县农田有效灌溉156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2万亩,仅占有效灌溉的26.9%,节水的潜力巨大。由于当地政府对农业节水灌溉资金投入有限,缺少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一些灌溉渠道多为传统的土渠,工程老化失修,灌溉周期长,水量损失大,效益锐减,迫切需要投资改造。灌区群众节水意识淡薄,导致对节水工作的重视不足,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技术操作,整体上表现出的成熟度是非常高的,很多工程的技术方案比较健全,多元化的技术应用,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果。未来,应继续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创新力度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首先,该类型的工程与技术操作,一定要结合区域性的需求,完成定制化的应用,既要掌握好技术的发展趋势,又要对工程的服务需求更好的满足,从而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体系上,进行更好的健全。其次,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技术操作,要加强模拟分析,并且对技术应用后的结果,进行区域性的调查、研究,针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更好的掌握,从而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内容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为阶段性的灌溉模式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强化排灌站更新改造挖掘节水能力措施
4.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
我县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地区,南部河灌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部地区地表水源相对贫乏,农业灌溉用水保证程度不高。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必须走节水型灌溉的发展道路。因此,加大对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良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4.2建立泵站维修基金,加强排灌站更新改造
排灌站更新改造所需经费可参照农村水厂建设线路模型,通过设立县级排灌站维修基金来保障。改进中小型泵站改造规划,全面审查泵站的运行情况,并计划每年对一批排灌站进行改造。县财政旨在提供资金,资助泵站的前期工作,尽快启动中小泵站改造的规划和安全认证。
4.3积极发展适合当前农村实际的节水灌溉技术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模式,科学规划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在南部地表水源充足的河灌区,组织开展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加快输水速度,缩短灌溉周期,增加节水能力。在北部地表水源贫乏地区,则大力极推广普及喷灌、滴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节约有效的水资源,提高节水潜能。
4.4推广应用精细灌溉技术
首先,要加强灌溉用水量控制。结合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在灌溉干、支渠道的出水口位置安置灌溉流量计,实时掌握田间作物灌溉用水量,实行按需供水,计划用水,节水用水。其次,推广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主动控制作物的灌溉用水量,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控制上部增长,实现矮化密植,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5结束语
总之,机电排灌技术改造挖掘节水节能潜力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程,需应用于机电排灌技术与水工建筑物配套工程的全过程。在我县仍有一系列泵站由于年代久远、技术落后、处理能力差、建筑标准不足、设施不足的泵站,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正确、合理发展我县机电排灌站的技术改造,不仅可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确保农业物的产量,也可以促进我县机电排灌站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先锋,一体化灌溉施肥机电气控制系统优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9,41(09):120-124。
[2]刘永伟,包爱军,通辽市灌溉机电井建设运行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9(04):61-62。
[3]陈永林,农田灌溉机电井的现状及建议对策[J],江西建材,2019(09):110。
[4]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机电灌溉研究所[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02):2。
[5]程刚,灌溉机电井超声波流量计抽水试验成果计算分析[J],科技传播,2018,5(2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