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马绪
[导读] 本文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新高考改革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难点,最后提出了高中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马绪    慈溪市逍林中学  315300
【摘要】本文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新高考改革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难点,最后提出了高中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概念;难点;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60-01

         前言
         新高考改革是我国从今天开始实行的一项新政策,此次改革可以说是教育与考试转型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专业化提升等关键问题。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面临着现有师资力量无法匹配走班制、班级管理难控制评价难度增加、部分学校软硬件建设跟不上等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新高考改革概述
         在新高考改革中,引入瞩目的一个模式即是“3+1+2”模式,其中3是语数外,1是物理或者历史,2是生物化学政治地理中的任意两门,此次改革以后将取消文理分科,也就是不管学生其他3科选择什么,语数外3科学的都是一样的,并非如之前一般文理科的语数外有难度差异。事实上,物理和历史代表了学生以后大学的走向,是自然科学还是社科人文,而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可以按照自身兴趣、特长选择。经过新高考改革,学生的录取方式也将发生变化——按照“专业+学校”的录取方式,可以将志愿细化到专业,不再设置专业调剂,高校招生会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所以考生在选择科目之前,可以针对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来选择。总体来说,这样的考试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以往“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状况,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难点分析
         (一)现有师资力量无法匹配走班制
         如前文所述,新高考改革实行“3+3”选课制度,因此传统文理分科制度被淘汰,根据新的学科选择方式,理论上,学生可以得到20余种的可能性组合结果,尽管这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但组合的多种可能性也使得班额增加,因此教师数量必须随之增加,以此满足教学需求,即使是最低的数量标准,师资也要增加之前的1.2倍。不仅如此,传统的教师结构同样难以满足选课走班的需求,当前存在的教师年龄老化、精力体力不足等问题,也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选课走班教学状况,因此,师资方面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
         (二) 班级管理难控制评价难度增加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面,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直接负责教学的纪律维护、学生评价等工作,但在改革之后,学生除了要共同上语数外等几门必选课程外,其余课程的学习采取走班模式,此时教师、教室及学生群体都不再固定,因此班主任难以发挥其核心管理作用,其管理职权甚至可能在无形中被架空,这就导致班级管理力度被削弱,可能出现更多被遗漏的违纪现象。除此之外,走班制模式的采用,导致学科教师要同时教学多个班级的学生,教学班的学生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班,因此要对其进行统一的教学管理,本身面临一定的难度。



         (三) 部分学校软硬件建设跟不上
         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大的差距,某些发达地区的学校设施条件较为优越,而部分地区,尤其是小县城中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则往往相对落后。而走班制的推行,无疑尤其学校达到更高的硬件设施条件,每个班的学生可能在20~40个之间,因此班级数量将因此增加,学校可能存在教学楼、教室不足的问题;其次,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有新的教学平台支撑,而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度较慢,其计算机设备等等的配置不足,这些都会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 做好师资力量建设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将发生变化,现有的师资力量将出现空缺,无法满足新变化与要求。高中学校可以选择教师不动学生动或者学生不动教师动的形式。其中,前者要求打破传统学校管理模式,达成不同学校高中生之间的流动,甚至可以出现跨校选课走班;后者则通过区管校聘的方式达成师资力量的常态流动。总体来看,第二种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对现有教学秩序的影响,但依然无法完全解决学科教师结构短缺的问题。因此,当前部分学校在选择教师跨校流动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标准从初中学校中选择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科教师库中以应对教师短缺现象;此外,可以选择一些年富力强的教师进入大学接受转学科的短期培训,解决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
         (二) 做好班级管理与教学评价
         新课改无疑会对教师专业化提出新要求,选课走班制度对学校软硬件建设的新挑战,以及新的教学与考试体系带来的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新变化。基于此,各地区中学要积极主动地转变学校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与考试评价机制,抓住改革机遇,探索“学校指导下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具体来说,遇到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分科教学的情况,老师要注意协调家长,一起帮助学生选好课程,提升判断的科学性,并且合理控制学科的排列组合数量;每次经过月考等较大规模的考试后,学校可以把分数报告给学生家长,使其帮助学生进行共同分析;此外,学校可借助语数英科目,合并同类选课,以分、合形式进行教学,以行政班和走班并存形式实现教学双向管理,这就有效控制了走班班级数量,有利于简化教学管理工作。
         (三)采取信息化教学教育管理模式
         由于新高考改革后中学的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其往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做支撑,因此为了确保管理效率的稳步提升,尽量控制管理成本,就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高效率、操作便捷优势,优化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借助大数据手段,可以改变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对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系列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以免出现漏洞与缺失,这有利于提升信息的完整度,并且避免人为采集操作所引起的失误现象。而通过信息化的采集手段,各类复杂的数据信息可以被全面整合起来,方便众多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共同运用,进而实现彼此间的高效信息沟通,这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的使用价值,间接降低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新高考改革概念了,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好师资力量建设,做好班级管理与教学评价,采取信息化教学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余婷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韩平,方红峰,任学宝,钱万军,王小平.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实践与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3):158-165,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