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安建亮
[导读] 化学是一门强调实验的学科,涉及到物质的相互转变,注重操作和创新,其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初步的运用辩证的抽象思维,开始涉猎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均衡和发展的含义,立体模型的感知,而呆板的传统教学在这方面存在劣势,因此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思考的问题。

安建亮   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强调实验的学科,涉及到物质的相互转变,注重操作和创新,其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初步的运用辩证的抽象思维,开始涉猎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均衡和发展的含义,立体模型的感知,而呆板的传统教学在这方面存在劣势,因此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59-01

         引言
         学科素养,是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来培养的基本专业素质,而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则是这一门学科培养目标的精髓和灵魂。教师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科知识传授,潜移默化地促成学生素养的提升,然后反作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了解得更透彻。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化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分别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质的培育得到了初中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化学科目区别于其他学科,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化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较浅,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数量逐渐增加,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让学生避开学习误区,让学生不要“死读书”,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知识,使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师肩上的重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教学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启发学生,使学生思想受到领悟,实现学生创造性的提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精神品质的培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化学属于基础性关键学科,知识内容同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教师开展教学应以此为主要切入点,通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良好兴趣。开展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应对化学知识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做出充分研究,使化学知识同生活之间构建密切关联,使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内容能够得到形象具体的展示,让学习难度得到降低,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比如,教授《金属与金属材料》一课,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金属进行发现寻找,并做出相应的划分,划分为了解与不了解的部分,同时可对了解的金属对应的具体名称以及元素符号做出记录。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对已学习的金属元素能够加深记忆与巩固。针对不了解的金属,教师通过多媒体做出展示,使学生能对知识内容做出清晰认识,使化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化学知识同生活的紧密联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构建教学氛围,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构建适宜的教学氛围及环境,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以及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在化学学习中,做到不唯师,不唯书,能具备良好的积极探究与努力创新的优秀精神。比如,教授《制取氧气》一课,为使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提出几个存在探究价值的课堂问题,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做出分析思考。如KClO3或H2O2完全分解制备的氧气质量是否会受到二氧化锰催化剂产生的影响?还存在哪些物质能够用作H2O2的催化剂?通过开展化学试验,学生便能够了解到可用作H2O2催化的物质种类繁多。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拓展。与此同时教師同样可引导学生在化学试验课教学中,对不明白的问题做出积极大胆的提问,如对H2O2分解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包括什么?CO2可以溶于水,通过排水集气法是否可以收集获取CO2?……同时构建良好的实验氛围,使学生能够敢于表达,使其质疑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得到相应的教育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使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有效的调动与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及创新意识,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强化与提升。
         (三)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通过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与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不过教学方法的作用效果同样有所区别,教师务必对教学方法具备的相应特点做出认识与了解,方可对教学方法做出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生动。比如,教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为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增强,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展交流学习,指导小组对学习任务与职责做出合理的划分,如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实验装置设备安装等。通过对CaCO3+2HCL=CaCl2+H2O+CO2↑的正确指导,学生便能够快速轻松地开展实验,使学生合作探究与实验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四)设立问题情境型任务,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讲的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然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从而将学生引入到这个情境当中,学生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究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常用的灭火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二氧化硫滅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组成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提出它们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它们分别适用于那种火灾的灭火等等。
         三、结束语
         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第一次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在此期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最为关键,教师要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下,多反思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多尝试不同的方法,使学生顺利的奠定坚实的化学知识基础,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周密的类比创新,合格的学科素养,并利用习得的学习技能和态度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学.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9(30):79-80.
[2]桑勤德.浅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98-199.
[3]张宁.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0):34-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