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写作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罗宗平
[导读] 要学好语文课,就得认真阅读,只有会读、多读,才会作文,多读是作文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一个根本不读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物”“序”分明的文章来。

罗宗平    广西岑溪市南渡镇苏河小学  543200
【摘要】要学好语文课,就得认真阅读,只有会读、多读,才会作文,多读是作文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一个根本不读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物”“序”分明的文章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读写结合;乐写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84-0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乐”写。 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学中给予每一个儿童充分的实践、创新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与发展不断营造最佳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喜爱写作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深入生活,拓宽创新来源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营造宽松愉快的创作氛围。大自然与社会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创新来源于生活,而不是书本。的确,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有情、有境。
         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学校的生活圈子是狭窄的,是影响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创造一个观察的条件和环境,将课堂上看与课外参观、游览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观察中学会作文写话。
         如要写景的作文,我就指导学生先从教室开始,然后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郊外去游览,从周围的厂房、花园草坪到远处的山川河流。参观前提出要求,并指导他们如何去观察,在看的过程中边看边议。回到课堂之后就要求学生将所见所闻写下来。在写状物作文时,我就要求学生自带或自做实物,或举行一次小展览会,然后指导学生对各类物品进行观察。有一次作文示范课,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每人带一幅图片来,可以时自己的照片或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的图片,还可以是自己画的,结果他们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图片。我就指导学生先认真观察自己所选图片上的人物,他们在做些什么,看清图片上的大小事物,看完后就把它用语言描述出来。由于学生选的都是自己最喜欢的图片,而且观察得细致入微,所以他们都在热烈的气氛中把图片上的事物描述得非常生动。正当他们说得高兴之际,我要求他们根据自己选的图片上的事物写一件事情,结果他们写出了内容充实具体、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文章。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作文中的新意识、新思想。
         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学校的各种活动和班级里的偶发事件,自然界四季的变化、社会上的见闻、时事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都应成为学生写作的良机,学生写起来感兴趣,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创作是一种生活乐趣。除此以外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在课堂之外,如父亲节、母亲节到来之际,可以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家长,可以写祝福的话,可以诉说心事,进行创作。
         二、加强读写结合,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知识和技巧。
         要学好语文课,就得认真阅读,只有会读、多读,才会作文,多读是作文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一个根本不读书看报,毫无阅读能力的人何以能写出“物”“序”分明的文章来。因为无论多好的题材、主题、构思,如果没有好的语言、技巧、表达形式,最终也只能像一块块含玉的石头,总不能闪出玉的光彩。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是激发学生作文的基础。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在小学作文教学之中,这一点尤显重要。因为多读可以让学生获取的意识和观念,吸收别人的知识经验,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在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可以说每一篇都是内容健康、语言优美、表现得法的佳作,可供学生学习的写作知识和方法有很多,如谴词造句的知识和方法,布局谋篇的知识和方法,审题立意的知识和方法,描写叙述的知识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的知识和方法等。
         例如:有的文章过渡句或过渡段很突出;有些文章的标点符号很典型;有些文章结构清晰;还有些文章的修辞方法运用生动准确……教师就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通过各种仿写的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我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根据文章对话形式多样的特点,让学生也采用这几种形式写一段对话;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根据这篇文章省略号的使用使文章生动、准确的特点,让学生也仿写一段话,用上省略号。慢慢地,学生把学到的表现形式、手法不自觉地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知识和技巧。
         对小学生来说,不但要读所学的课文、作文,而且要广泛地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课外读物。在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指导学生读有益的课外书。教师应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本,如同年级的《同步作文》;体现儿童特点的《中国少年报》、《少先队员》……让学生们饱览,从中积聚写作材料。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正是在群书中博读,以“移花接木”之功,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于写作中,使文章语句生动许多,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途径。吕叔湘说过:“人家怎么写,我也怎么写,就变成生搬硬套。要把别人的优点化成自己的领悟,才能真正受用。”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读别人的文章时要重在吸收、借鉴别人写作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些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最后把观察分析到的结果写下来。这样就体现了从文章中来到作文中去的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语段。一个优秀的语段就是一篇短小的好文章,其中除了使用精炼的词语,还有一些语言技巧、思维方式值得体味。另外,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坚持对典故的积累,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更可以让学生写作达到一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境界。坚持对词汇、语段、典故的积累,学生一定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中有韬略,下笔如有神”,写作能力定可以大大提高。
         四、勤评--学习“去其糟粕,取之精华”的写作方法。
         “文章不厌百回改”说明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对学生的作文评改要注重时效性,批改要及时,不要让学生对此次习作淡忘了,冷却了才去改;要有针对性地改,在评改时要注上鼓励性的语句;评改的方法可以选取三人或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共同修改,也可以用面批面改的方法。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不能用批语横加指责。
         通过教师的勤评勤改,学生们写作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一改以往每每写作语句空洞的状貌,因为他们在评改中得到了参考,写作的思路得以开拓,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意义重大。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的,只有洒下辛勤的汗水,才会有好的收获。要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实现的,我们只有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关德权.浅谈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5(08)
[2]胡彦芳.如何激发写作兴趣[J].新课程(上),2011(07)
[3]吴信辉.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