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郭晓玲
[导读] 当前教育改革制度已经全面推进,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显著,小学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在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数学素养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作用,并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重点探讨

郭晓玲    前锋区虎城镇苏台小学校)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制度已经全面推进,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显著,小学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在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数学素养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作用,并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重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精神;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205-01

        0.引言
        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使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得到稳定提高。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如果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现实意义也更加显著。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作用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很长时间,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环节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理念上都实现了多层次调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让学生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德要求,在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育。实际上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存在差异,一些数学思维比较敏锐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学会举一反三,他们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后也能实现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动,以此为基础培养数学综合应用水平。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不足,但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学科内容具有明显深度,在思维方式上也与其它学科有着本质区别。教师在教学环节如果不能配合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就无法实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1]。
        2.1 缺乏课堂气氛的支持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之下,传统教学的缺陷体现得更加明显。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成为了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关注知识点的收集和整理,并未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创新意识形成,所以学生更多以被动接受者存在,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获取知识。
        2.2 思维定式
        小学数学的教学环节,教师往往基于学生的能力要求,在解题过程中会传授一种普遍认可的解题方法或答题技巧,这导致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对于某些问题很难做到举一反三,类比思考。所以在面对一些应用题或填空题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求解。尽管传统的解题方法可以成功地得到结果,但对于学生而言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解并不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环节,教师也应该思考如何解放学生的思维。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3.1 更新课堂观念,活跃课堂氛围
        在今后的教学环节,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重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重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教学方案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来看教师本身要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借助成功的教学经验来改变现有的教学现状,并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内容掌握[2]。这样一来,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到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时,如果教师单纯从理论层面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就会束缚在理论框架之内。教师不妨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周末同家长一起进入市场买菜,然后让学生总结人民币的特点,就能有效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目标。当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时,学生也会主动融入知识结构和框架之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内容学习。特别是现代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方式或技术手段转变已有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的精妙和乐趣所在,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3.2 突破思维定势,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要想突破思维定势,就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展开培养,注重学生创新发展能力的形成。具体来看,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将两个方面的优势进行结合,一方面将抽象的教学理论结合生活实际得到突出体现,小学生理解能力弱,生活经验少,对于很多数学理论并不能有效的内化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一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小学生明确克与千克是重量单位,而重量单位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于“妈妈买了多少菜”“你的体重是多少”“书包有多重“等场景,让小学生明确什么时候才会用到重量单位。然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小学生一起测量生活中日常用品的重量,分派给每小组一个电子秤,让各个小组一起测量橡皮、鸡蛋、书本、铅笔、苹果等物品重量,如此既有助于帮助小学生逐步把握克与千克具体所能代表的重量,便于他们正确估量物品重量,又有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例如在学习到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将自然数的基础理论进行说明,为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然后在思维导图中说明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可以看出学生知识的掌握过程并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在思维结构的引导下形成的主观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解决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加强教学互动,摆脱传统教学的舒服并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也会尝试在数学学习的环节不断提升自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4.结语
        将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能够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应用逻辑性理念解决数学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应该更进一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方向,不断优化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未来的人才培养道路上取得更突出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璠瑜.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31):123.
[2]曹敏. 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 科学咨询, 2017, 000(007):107.
[3]周秋英.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