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线损涉及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供电环节出现电能损耗问题是无法规避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包含电网系统、用电系统、管理能力等,电力公司产生的线损情况也有差异,电能线损控制质量及力度也不一样。而国家电网建设始终处在改革阶段,对电网线损的控制也持续改进,以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能线损控制效率,进而从总体上提高电力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其经济利益。在具体工作中,电能设施的运转状态、系统的科学性和员工的专业能力等均会对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有影响。电力市场持续发展,电力公司唯有综合处理现有问题,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线损管理质量,方可为电力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本文对提高电能线损管理效率的路径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电力;线损管理;问题;策略
引 言:配电网运行情况能综合反映出电力企业生产及经营能力,其线损问题是主要技术性和经济性指标,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电能供应质量。为此,要对配电网线损问题加以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必要的配电网降损策略,从而不断提高运行质量,促进电网系统安全运作。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技术性线损问题而言,其比较容易测算,而人为线损则比较难以控制。针对问题,要加强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控制,最大程度发挥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优势。
1.线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重视程度不够
线损管理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电力企业的发展重点为电力的安全生产与安全传输。在经济效益方面只是着重于提高发电效率,忽视了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大部分企业的线损刚好满足国家标准,没有施行进一步控制措施。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总体重视程度不足,线损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线损相关资料缺失严重,很多线损问题找不到具体原因;线损资料更新缓慢,无法及时反映实时状况。如某些乡镇窃电现象仍广泛存在,并且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会被电力企业发现。对于不合理现象管制力度不足,导致窃电现象屡禁不止。
1.3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够
基于现行的体制限制,供电企业中部份乡镇供电所管理层老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时代和技术的进步,各种措施实施严重受阻。再加上部分员工专业知识不足,对线损的成因不清楚,不能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对突发情况难以及时应对,导致线损率常年居高不下。
1.4技术支撑不足
线损监管与分析主要依靠设备进行,大多电力企业内相关设备老旧且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线损工作的需要。技术投入不足,很少企业考虑从技术创新角度降低线损率。
2.电力线损控制效率提升的路径
2.1健全组织结构和管理构架
组织结构的健全可以为电力线损控制提供支撑,也对减小电能损耗有显著作用。线损管理中应对各种任务提出较高要求,对不同岗位的线损管理责任进行明确,要全面突出组织管理优势。例如,日常新投异动和用电采集管控机制要及时完善,规范考核机制,对偷漏电行为应严厉打击,加大惩处力度,进而促使线损管理的顺利进行。
2.2加强计量管控
加强客户用电监测,对电流、功率因素和三相电压及其平衡率、用电负荷的有关监控加大力度。对表计铅封管控要持续加强,对其定时进行校验和检测,较为陈旧的电表应及时调换。加强用检和计量人员技能培训,注重员工思想建设与职业素养培养,确保工作高质量地完成。针对有不良用电行为的客户,要加强惩处力度,针对每个月的电能损耗重点用户展开周期性分析与检测。
2.3对于配电线路与配电变压器实施分区的承包控制体系
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合适的承包指标,使许多责任人在持续的工作后均可以完成目标。配电线路、配变台区线损管理承包机制较为繁琐,可以利用配电线路、配变台区监测数据,把实测信息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相结合,明确线损管理的基准值,然后按照供电荷载的分散程度、供电半径大小、设备运行情况等具体情况,与管理参数相乘的结果用作承包指标。针对不同环境的台区和线路,根据集中度、设施的情况好坏、地理环境差别和供电半径等诸多条件,调节不同的管理参数。针对部分条件特别差的地方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与差异分析。在线损管理指标及责任人均确定之后,就应当建立恰当的线损考核控制办法。此外,在电网设备新建或改造之后,应对相关的接线图、配电系统图、设备台账及对应的系统资料及时更新。防止由于未及时更新而产生的参数信息不真实、不完整,进而影响计量采录和线损计算结果。
2.4完善配电网络结构
配电网络结构对线损的影响较大,从配电网络结构问题方面的完善,首先,应保障规划的供电半径和实际的用电状况管理在规定范围内,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科学掌握中心位置与供电半径,保障用电负荷和电源间的距离尽量小,进而减少线损。其次,针对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很大问题的老旧线路,应及时检修和改造升级。最后,针对变压器的挑选与应用应科学,选取低损耗或节能变压器,根据负荷大小、容载比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尽量降低载荷对变压器产生的影响。
2.5提升采集运维工作效率
2.5.1有效实现集约化和智能化电能计量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新设备和新技术被逐渐应用于电力企业计量工作。为有效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加大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电力企业需满足电力用户对电能计量的更高需求。通过集中式抄表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电能计量采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和集约化水平,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减少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5.2针对电能计量采集运维故障开展防范措施
为有效防止电力企业电能计量采集运维故障的发生,需电力企业提前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首先,电力企业应创设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对于电能计量的二次回路和随意更改用电设备等问题,电力企业需创设严格的管理制度。其次,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对电力企业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以有效避免电能计量采集运维故障的发生。最后,相关人员需加大对电能计量倍率管理的重视。一旦互感器受到影响,电能计量能在最短时间内重新计算和核对相应的倍率。
2.6妥善调整线路与配变电压
如果负载不变,提高线路电压,就会降低线路电流,由此降低线损。针对在某个电压等级运转的线路而言,线路运行电压可以在合格标准范围内变化,运行电压在标准上限和下限时,线损是不一样的,能够结合这一原理合理调节线路电压,减小的损耗与增大的电压平方呈正比关系。因此,提高电压会降低损失。同时应当综合多种因素进行电压分析,在线路荷载的高峰期,应尽可能提高线路电压,在电能需求低谷期尽可能不增大电压。
2.7加强线损理论计算的常规化,实施目标化管控
强化线损管控,促进降损增效和节能减排,首先应从线损的理论计算着手,设置线损管理控制目标。近几年,伴随电力系统改造的逐渐深化,令电力系统结构不断改变,对此不但每年要定期展开线损的理论计算,还应当对改变的电力系统展开不定期的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从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着手,针对线损控制的需求和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建立线损的评价指标。而且,经过线损的理论计算,还能够强化对各种运行模式、不同电力系统结构、不同的结构电压、不同负荷等状态下,电能损耗的改变状况,找到电能损耗在电力系统的分布规律,采用科学的技术管理,以达到减小电能损耗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降低线损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电能质量有重要意义,针对线损发生的影响因素,我们应该加强电网线损的管理,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电网降损工作,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邵良.供电企业同期线损分析与指标体系管理研究[J].时代农机,2018(8).
[2]何宝宝.供电企业同期线损分析与指标体系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