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1010319880522XXXX 北京 100007)
摘要: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风险,比如电费风险、管理化风险等。特别是电费风险,能够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对电费风险进行严格管控,通过完善电费风险管理体系,最大程度的降低电费回收、电价调整给企业、用户以及社会所带来的风险性,进而降低企业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费风险管理;分析探讨
引言
对电力营销工作而言,电费的回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会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目前,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电力营销工作的电费风险管理问题,并就电力营销工作的电费风险管理措施提出建议,希望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1电力营销中电费风险分析
对于电力营销中电费风险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电费安全风险、现场服务风险、自动化系统风险等,以下是其详细分析。(1)电费安全风险。电费安全风险的组成要素主要有抄表、核算、收费、欠费、专业管理五项,大多是由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及用户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其中,抄表风险主要是工作人员在抄表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以及数据导入错误;核算风险是供电企业没有及时按照国家所出台的电力政策调整电价,导致电费计算错误;收费风险是指供电企业没有按时通知用户交费,从而导致电费没有及时收回;欠费风险主要来自于用户,比如一些用电企业破产而无法支付电费或交费意识淡薄、恶意拖欠电费等;专业管理风险是指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道德沦丧,利用职务之便在电费计算、退补等方面谋取私利;以上列出的五项风险点均可能对电力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2)现场服务风险。现场服务风险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人员管理、装置重组、装置试验、故障检修四方面。对于人员管理,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在没有严格管理、考核的情况下而消极怠工,造成不良后果;而装置重组所造成的风险是其在装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电能表的连接错误,以致电费计算错误;至于装置试验,其风险主要来源于项目与试验装置不一致,出现回收电费错误;故障检修是现场服务风险不可避免的,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电能计算、核算装置时常出现问题,在其检修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考虑电能表的故障情况而直接进行下一排障点,就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错误,进而导致电费风险。(3)自动化系统风险。自动化系统风险的组成要素主要有网络安全、系统故障、应用程序等,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电力营销也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实现了信息化与网络化,但是它在为其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所带来的风险也大于传统风险,需要供电企业格外重视。比如自动化系统若出现故障,在没有及时发现和进一步解决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电网用户数据录入错误、被篡改,甚至被删除,不仅造成电费风险,还会给电力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电力营销工作的电费风险管理措施
2.1提升电费回收管理水平
要实现电力营销工作的电费风险管理,首先应注重提升电费回收管理水平,其关键便是提升电力营销的抄核收工作效率。为此,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电费回收管理体制,尤其注重重点客户的电费回收情况,针对那些经常拖欠电费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电费的回收效率。电力企业应根据电费的实际交纳情况,对客户的信誉度进行分级,并根据不同的信誉度采取不同的电费回收措施。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对电费回收工作的宣传,通过宣传来提升企业内部人员对电费回收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也能让客户了解到电费回收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客户能够在更加理解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工作的同时予以配合和支持。对电费抄核收工作,电力企业应加强管理,既要保障电费抄核收工作的质量,也要保障抄核收工作的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工作热情,电力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通过考核体系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针对那些工作认真负责,并且工作任务完成质量较好的工作人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以便激励其更加努力地完成工作任务,这也会对其他工作人员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针对工作中经常出现失误的工作人员,应以批评教育为主,如果屡教不改,则需给予一定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电费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2.2提高电费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效率。在电费风险管理过程中,也应注重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电费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电力企业应注重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建设,积极购置相关设备,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且要加强电费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而促进电费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应注重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让具备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人才负责电费风险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注重拓展电费回收渠道,可以积极开展线上交费渠道以及金融体系交费等。利用现代技术来对客户的欠费数据等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线上信息推送通知用户进行交费。
2.3实施灵活多变的风险管控策略
首先,需要采取风险防范策略,需要做出全面、科学的分析、调查和预测,找出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而从源头上规避风险的发生。用户在申请用电时,供电企业需要了解和掌握用户的信誉等级,如果用户的信誉等级较低,或者用户的经营项目前景不佳等,则应慎重考虑其用电申请;即使用户的信誉等级较高,但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其不能按时交纳电费,针对这类用户也需要施行中途断电政策,进而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其次,需要采取风险损失控制策略,即在电费风险出现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费风险,降低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最后,需要注重应用风险转移措施,这也是供电企业电费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供电企业应预先制定出完善的风险防控以及风险转移机制,这样一旦发生电费风险,便可以将损失转移给第三方。例如,采用银行票据转移以及合同转移等。供电企业可以与第三方签署相关合约,并规定在客户履行交费任务的过程中,第三方需要承担相应的电费补偿责任。第三方可以是电费担保企业或者保险公司等,通过与第三方签署相关合约,可以帮助供电企业转移电费风险。除此之外,在电费风险发生时,如果以上措施都无法发挥作用,供电企业将需要自行承担损失。为了缓解供电企业的危机,可以采用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方式来弥补电费风险造成的损失。
2.4加强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
在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管理中,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共同协作,进而减少电费风险对电力企业的影响。由于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最主要的营利方式,在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管理中,如果一些电力用户出现违法用电的行为,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停电处理及处罚,加强对电力用户的管控。同时,在强化对电费风险的管理中,需要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通力合作,通过与上级管理部门共同协作,如果出现重大的电费拖欠情况,可以向有关的政府部门反映,共同对用电客户施压,使用户及时交纳电费,降低电费风险。故此,在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管理中,通过与上级管理部门和各个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可一定程度的降低拖欠电费现象出现频率。
2.5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
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进而避免电费风险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因此,在电力企业中,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建立责任制,将电费风险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的身上,进而提高电费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同时,在电费风险管理中,可以建立责任追究制,一旦电费风险管理出现问题,要及时对所负责的人员进行问责,敦促其妥善解决该问题。例如,在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管理中,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电费风险管理表彰大会,对于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提高电费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结语
总的来说,电力营销中电费风险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保证电力产业的经济水平,还保障社会中电力的正常运行以及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电费风险多样,不同程度的影响电力产业的运行发展,但我相信,通过提高电费风险意识、建立电费风险控制框架、构建电费风险信息控制系统等手段,一定可以把电费风险控制在电力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提高电力产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赛,李治成.基于电力营销工作的电费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7):185-186+190.
[2]陶英,齐登峰.利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电费管理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01):34-36.
[3]黄冠宇,李振宇,丁一川.对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的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