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疏附县供电公司 新疆喀什 844100)
摘要:智能配电网能够提升电力营销工作的发展速度,不但可以有效地加强电力系统的工作运行效率,而且实现了电力系统工作可靠稳定性。智能配电网低压可视化系统在低压实时数据通过故障指示器、温湿度传感器、漏保等设备上传至配变智能终端后经过加密与配网自动化主站进行通信及数据处理程中伴随着一些技术难点。本文主要就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电力营销;重要性;措施
1导言
研究表明,实际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停电现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供电部门的配电网,最初由于技术人员的不重视,使得配电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性会出现一定问题,进而导致供电部门供电出现问题,形成停电。为了进一步发展当地电力企业,企业自身电力营销的实际功能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广大电力企业实施对电力营销活动合理管理,充分将智能配电网具体应用在电力营销工作的全过程里面,加强企业电力营销能力水平。
2智能配电网的重要性
2.1加强供电工作质量
通常来说,在各类供电系统内部,即使配网工作属于最后的操作环节,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智能配电网能够加强当地供电工作质量。针对智能配电网来说,通过科学控制电流电压数值,确保电力系统工作运行过程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为当地电力线路和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二,有效管理供电电压数值,实现提升电力系统管控能力的基本目标,减小系统电能的各种浪费情况,消除各种安全事故,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
2.2提高供电可靠性
以往的电力系统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通常出现电力线路故障情况、电力设备故障情况等,经常发生中断供电的问题,直接影响当地用户的日常生活、生产用电,导致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然而,运用先进的智能配电网,实现积极的供电作用,加强电力系统内部供电过程的平稳运行。同时,先进的智能配电网具备十分强大的故障问题分析处理功能,不但能够分析处理意外因素造成的危害,而且能够分析处理由于人为原因出现的破坏,通过最快的速度,有效识别故障问题实际位置和具体的故障原因,及时开展调节处理。
2.3加强电力企业与当地用户的彼此互动
通过采取智能配电网具有的远程电表功能和集抄功能,结合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实现了电力企业与当地用户的彼此互动。根据客户反馈的具体问题情况,电力企业能够有效地调整实际的营销内容和营销形式,尽可能符合用户的日常用电需要。另外,电力企业能够为开展电力营销活动,快速提供各类信息数据。通过智能电力系统得到当地用户的用电情况,有效缓解电力企业供电压力,处理用电高峰阶段出现的用电量不足问题,充分满足电力用户的日常需求。
3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1建设水平过于落后
目前,我国在配电网建设工作中依旧存在建设水平比较落后的问题。此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区域内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很多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依旧存在有智能配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用户们的用电体验,对于当地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产生非常大的阻碍。
3.2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要想充分发挥出智能配电网的应用质量,就需要电力企业能够在结合了当地用电需求基础上,做好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但是一些电力企业在电力运营过程中还存在有配电网管理欠缺科学性的问题,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无法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了电能损耗严重、电网负荷过大以及用电故障频发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广大用户们的用电需求,对于电网后续的维修工作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3.3配电网的网架结构问题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配电网网架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其分别是辐射式、分段联络以及环网式。在辐射式的网架结构中有详细的分为了单辐射式以及双辐射式。单辐射式的网架结构是指其线路由变电站的母线分出后没有其余的转供电源。这类网架结构虽然具有结构简单以及易维护的特点,然而却具有可靠性差的问题。而双辐射式的网架结构是指具备两条母线的线路,但这种架构仍具有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分段联络的网架结构虽然可以避免出现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但却存在有线路利用率低下的问题。环网式的网架结构是指由不同的变电站所分出的母线组成一个环网,这样的网架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供电稳定性差以及线路利用低下的问题,然而却需要较高的建设成本。
4智能配电网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4.1智能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是指该配电网可以满足馈线N-1校验以及主变N-1校验时,所能接入的最大负荷。对于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计算大致有两种方法,其分别是解析法与模型法。解析法是指通过对智能配电网中的主变联络单元的作答负载率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大供电能力。然而,这类最大能力计算方法却并不精准。这是由于,我们在通过这一方法对智能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进行计算时并没有考虑到线路的容量约束以及主变的过载问题。因此,这将会造成我们所计算得出的最大供电能力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此外,智能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还可以通过模型法进行计算。在通过模型法对最大供电能力进行计算时,我们一般以最大供电能力作为目标函数,并以N-1标准下的符合转带、主变容量以及馈线容量等作为约束,进而计算出最大供电能力。虽然模型法与解析法相比其数据更加精确,并且也避免了出现忽略线路容量以及主变容量的问题。但是模型法的计算方法却无法保障各个主变的负载均衡,容易使某些主变压器达到负载值。
4.2抄表工作智能化的实际应用
在电力营销活动中,最核心的工作属于抄表过程,南方电网已实现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全覆盖。在先进的智能化配电网里面实现抄表过程智能化,不仅方便携带相关的抄表工具,而且能够开展简单快速的电力设备操作和维护工作。在广泛应用信息科学技术后,进一步构建智能化电表数据信息搜集系统,实现自动快速对电表信息数据开展统计分析。积极应用抄表过程智能化,能够大幅度提升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同时智能化电力仪器能够简单开展具体操作。另外,在广泛应用抄表过程智能化后,进一步减少外界影响因素对电路工作运行的干扰频率,提升电力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安全可靠性。
4.3智能自动化技术
近年来,我国智能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在电力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了配电网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对于配电网规划工作也可以提供充足的技术参考。在目前的配网系统中采用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包含有智能预警、实时调度以及远程监控等多项功能,其能够对整个配网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帮助管理人员进行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明确,还可以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内采取及时高效的应对措施,提升整个配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性跟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配网低压可视化是对智能配电网智能化的进一步提升,数据清晰直观,便于运行维护管理,广大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人员应该持续创新完善电力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工作方式,开展各类电力设备的深入研发和先进技术的积极应用,实现智能配电网在我国电力营销活动里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江. 智能配电网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2017,(27):53-54.
[2]赵会英.配网自动化与配变终端装置设计[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3]蔡超,丁建忠,吕峰,袁海星,朱瑛,孙国强,卫志农.基于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的配电网故障指示器优化配置研究[J/OL].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9[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