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角度探析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路径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刘玉珍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生产经济效益都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梁山县供电公司  山东梁山  272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生产经济效益都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每个行业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而经济效益的高低也同时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在现如今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不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外,对于国民经济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财务角度对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角度;电力企业;经济效益;途径方法
        1.市场经济下电力营销的现状
        首先,电力营销体系未能适应网络经济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电力企业体制也经历了改革,由政企分开到厂网分开。但是有一些烙印仍旧根深蒂固,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发电非常重视,用电轻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则对输变电发展建设重视,轻适配网建设发展以及重生产营销等现象。现如今,虽然市场经济,电力体制已经进入改革,但是电力营销体系仍旧没有很大的改变,还存在着后勤物资保障对基建与生产产生影响,而基建与生产又制约了电力营销的发展等现象,距离真正的以市场为引导,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尤其是在国家推行绿色发展,提倡互联网+发展战略和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新电改政策背景下,将如今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体系构建的弊端都显露出来。电力企业内部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没有能够得到整合,导致电力企业未能够与用电用户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互动。
        其次,未形成与市场经济吻合的激励机制。受到多年以来的电力销售垄断的影响,所以在供电企业内部,与员工激励有关的相关体制或者是机制建设,过多的将公平方面纳入奖励机制当中,但是在效率方面并没有通过增加收入差距来体现奖励机制的作用,也就导致员工在进行工作时,未能激起激情以及发挥潜能。
        最后,则是营销人员业务知识不足。长久以来,电力营销都是垄断性的,所以是供电企业在工作过程中未能够体现出在市场当中的主体角色,也就没有将其服务性特征进行展示,导致自身定位不明确,员工在进行工作时与电力互联网营销的相关知识并不具备。
        2.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财务视角
        2.1从财务报表分析
        首先毛利率增长53%,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高,说明国家确保GDP稳定增长所采取的产业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从总资产增加近2000万元充分反映国家的支持力度。其次资产负债率水平比较高,平均负责率在70%以上,说明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比重较大,权益性资本比重不高,反映电力企业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稳定,财务杠杆作用发挥较大,同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较高。从资产负债率下降2%,说明管理层开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此风险。最后销售净利率增长123%,资产周转率的增长89%,进一步说明企业所采取的营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电力企业充分抓住互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历史机遇,充分运营O2O线上平台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整体的主营业务的竞争和持续盈利的水平。


        2.2从内控效用的角度分析
        电力企业的采购、成本管控环节相对重要,应对其是否存在重大差错和漏报风险进行审计测试,如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和财务报表内控制度审计。具体审计方法如下:首先,对采购合同进行审计,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风险是否转移,如果进口原煤,要对进、出港报关凭证进行核实,对主要的债权债务人进行风险评估,发生坏账的几率(概率)进行测试,是否长期挂账并无正当理由。其次,是与治理层的沟通,如果存在治理层舞弊行为,那么内部控制效用设定为无效。治理层舞弊的手法基本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是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利润等隐匿收入,以不合理的商业交易虚增成本或降低收入,逃避纳税。第二类主要是毛利率异常,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供应商变动异常,新增客户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不匹配、与行业不匹配,应付账款的销售账期,明显偏离其他客户,存在显失公允的交易行为。第三类费用挂账或者虚构收入,将虚增的资金以采购、投资的名义转至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较难审计的科目上。最后要设立专门的审计监察机构,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杜绝舞弊与造假行为的发生。
        2.3从融资结构分析
        电力企业融资目的之一就是并购上市,进行资本运作。这要求电力企业应加强股权结构治理,利用有效的股权激励体制,通过期权定价模型,制定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利用金融权益性工具(如股票增值权、股票期权)来奖励高管和员工,促使其完成经营目标。增强财务报告纰漏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优化债务和权益资本结构,使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加强对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的管理,保持市值稳定增长。对重大并购,债务重组事项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形成决议,对照执行。不得使少数人凌驾于公司的内控制度,致使企业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发挥不了监督作用。维护好少数股东权益,健全小股东分享利润的分配制度,建立少数股东舆论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
        2.4从财税成本角度分析
        在增值税方面国家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继续推行出口退税,零关税,以及境外企业所得税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税收政策的倾向性,表明国家对制造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及鼓励出口行业发展,保证国家税源稳定的战略布局。电力企业应按照要求,做好以上税收筹划,做好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扣除,社保费率、个税抵扣等方面的税务处理。
        2.5从公司的财务组织结构分析
        电力企业应设立总会计师制度,将管理会计,报表会计制度相结合,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国家财经法规制度。完善财务人员薪酬管理体系,重视职称培训,让财务人员有晋升渠道,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建立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制度,细化责任落实到人。集中资金划拨制度,完善对经营主体及分部的绩效考核制度。明晰母公司、子分公司职权范围,严格规范二级、三级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做到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子分公司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控制权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完整,要求子分公司设置专职财务总监岗位,代表集团行使监督核算职能,保证集团财务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一粟,周驰.浅析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187-187.
        [2]包洪梅.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全国商情(零售),2014(22):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