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1022819900430XXXX 北京 101509)
摘要:随着当下社会我国能源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必须要提高其服务水平,才能够赢得更多的受众。本文主要围绕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电力营销的特点以及电费电价的构成,接下来介绍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的过程当中电费电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电费电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和举措。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电费电价
引言
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实现平稳运行的基本环节,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也促进了国家电力资源需求量增加,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取得良好经济收益,通过高效管理电费、电价可实现这一目标。当前企业中电价、电价管理上仍存在问题有待改善,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电力营销管理中的电费电价管理
从实际工作内容来看,电费电价管理难度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尤其是当前群众用电量增加后,如果仍沿用传统人工处理方式,不仅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精准度难免出错。电力营销就是将电能资源定义为市场上交易的一种商品,改变以往数据交互的能源供给形式,通过强调服务质量与商品价值来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强调市场竞争力。所以电力营销更加强项与经济市场中的信息构建,能够为社会电能输出提供更多选择。而电费、电价的管理需要根据市场消费环境制定,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电力服务,电力营销经常伴随市场形势而出现变化,所以工作人员也需要综合这些数据对电费与电价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经济的最大化,提高用户对企业的满意度。电费的设定决定了群众对于电力营销的认可度,因此需要提高电费管理的精准度,确保企业内资金得到合理应用,保证资金的顺利运作。因此电费、电价管理也是电力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基础工作,通过核算电费数据可以准确了解经济收益现状。做好管理工作可以精准核算细节,保证每个环节都能落实的更好,从而降低核算事物的风险。
2存在的问题
2.1电费电价分析的营销策略相对单一
目前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管理的过程当中,虽然考虑到了电费电价分析的情况,但是营销策略依然比较单一,不能够针对目标客户进行个性化和主动化的服务,导致了营销方案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当下很多地区实行的阶梯单电价或者是峰谷电价都是针对于某一类的大客户,但是对于居民或者是一些工业用户却没有进行细致的分类,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营销方法,这样就会造成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部分地区在推进阶梯电价的过程当中都会给第一梯度的用电量,用户给一定的优惠,这样就会造成用电用电补贴的范围较大,反而影响到了收取高价电费的初衷,尤其是没能够针对一些潜在的用户进行营销,不能够满足一些用户的需求,另外一些大型的电力用户发展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导致了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依然相对较少,也影响到了营销的实际效果。
2.2数据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
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的过程当中,对电费电价分析往往是来自于营业部门的收费以及超标等相关的数据,但是其中反映的信息量比较少、并不全面,直接影响到了电费电价分析的准确性。比如在信息中没能够反映出用户的特定时间用电量,也没有反映出用户的详细背景信息以及相关的历史记录,只能够粗略的计算用户的用电情况,不能够针对典型用户的用电规律以及相关的能效状况进行准确的把握。一旦电费电价分析的数据不够准确和完整,那么也会影响到营销策略的制定,造成电力营销的成果大打折扣。
3电费电价管理方法
3.1分析用户群体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力企业仍没有对电力用户进行完整、可靠的分类。不能明确电力用户类型存在差异性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用电情况,也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阻碍。虽然当前有很多企业都会对客户进行分类,撰写用户类型报告,并将其作为电价制定的基础。但是从实践应用情况上来看,统一、标准的收费标准很难满足用户实际用电需求,也会影响其对企业的满意度,加大各种不良问题的发生风险,需要不断研究并改善,落实针对性的用户类型分析。落实营销管理之前,要综合市场环境情况,加强对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在制定价格细则之前,要了解受众对定价不合理的意见。应用方向有区别,自然会导致用户群体出现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如果不了解这一问题势必会导致不合理定价问题的出现。在实际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时,要结合市场收集的数据来撰写分析报告,例如:明确各个类型的企业实际用电量、用电需求等等,从而定制目标电价。对目标用户实施分层管理。例如:某供电局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地区2018年7月电力销售量飞速上涨,但是实际收入却在降低。经过实际分析后发现原来是7月份农业用电量增加,因为电价结构问题,所以低价电量销售比例增加,整体收入减少。同年8月该地区售电量与经济收入都在上涨,分析数据后了解是因为天气炎热,空调、风扇等电器应用频率加大导致用电量增加。
3.2 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备的电力营销数据库
在电力销售的环节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让电力营销部门实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且运用管理软件监测产品的销售状况。首先,利用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实时采集和存储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监测其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变化。其次,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共享营业部门的信息,随时查询特定用户的用电量和缴费情况。最后,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营销管理部门要将几大类用户进行细分,根据用电量、信用状况以及用电特点分类建立管理信息库,把用户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需要时随时调用数据库的信息,解决电量电价分析信息资源不全面和不精确的问题,让分析结果更有营销决策的参考价值。
3.4系统动态监测
为确保电力营销整体流程的科学性、有效性、稳定性,就需要充分发挥出现代化科技的力量,通过实时在线监控了解整个企业的用电情况。控制企业收费数据、代收电费银行、代收网点的收入。在这种实时监控下,数据的安全性有了保障。对此企业可以组建专门部门制作内部系统平台,查询每天电费收支情况,综合判断回收率、实际收入等数据,同期分析上升或下降幅度,明确企业中的电费浮动情况,综合判断后了解电力营销面临的风险,通过计算机检索技术的辅助来找到风险用户,自动生成电费催缴用户名单并执行,降低电费风险。如果发现电费收取过程中波动异常,工作人员就要加大重视,平时在开展工作时扩大宣传范围,深入落实这一政策条款,以免执行过程中出现某种风险。另外,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对政策的公开力度,使用户及时了解企业对电价电费的收取政策,清楚标注定价情况,让用户明白企业下达政策,保证用户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实践情况上来看,在线监测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供电情况,也为后期制定销售政策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结语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的过程当中,只有做好电费电价的分析工作,才能够赢得受众的认可,提高营销的水平,因此应该结合电力营销的特点,针对当下电费电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比如分析的数据不够全面和准确、电费电价分析的营销策略相对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影响效果,应该进一步优化电力营销的策略,应该建立电力营销数据库,加强信息化管理,同时要进行动态的分析用户们的需求和特点,最后通过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全面优化服务,提高营销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洋,赵妍.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6(20):95.
[2]朱燕华.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7):244-245.
[3]章霞,万维亚,夏洪敏.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3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