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公司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技术广泛运用于建筑事业中。而世界的飞速发展,导致逐步显现了电能消耗与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建筑设计方面此问题尤其突出,主要包括建筑照明系统耗电量大、电气设备节能不足等弊端,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用电监管力度,从根本上找到降低能耗的解决措施,提出解决建筑行业电气节能合理性方案,把节能减排贯彻落实于建筑工程中。
关键词:电气工程;节能设计技术;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所带来的能源消耗日益严重,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能源面临短缺。长此以往,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改变现状,就要进一步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要合理开展建筑电气设计,应用有效的节能技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要在保障建筑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上,选择恰当的节能技术,合理开展电气设计。
1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从世界的发展角度来讲,资源的不可再生能力给世界的进步造成了巨大的阻力,导致许多资源型产业结构崩盘。现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主题。对于我国来讲,资源的短缺成为了我国传统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巨大问题,其中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当下我国三大“耗能大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用能将逐步增加到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这说明解决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的问题刻不容缓。其中解决建筑行业电能消耗的首要任务是必须提高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水平,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工作中,真正实现建筑行业的电气节能,保障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2.1保障建筑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要保证建筑的实用性,实现建筑的正常功能。不可盲目投资,增加建筑工程成本,要考虑到节能技术的适用性,全面保障建筑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同时,电气节能设计还要考虑到设备的负荷与电能质量,实现人们安全用电。通过电气节能技术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2保障电气设备安全
应用节能技术时,要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由于建筑电气线路十分复杂,因此,必须要保障线路的绝缘距离、绝缘强度、负荷能力、热稳定等要素符合要求,确定设备稳定运行,实现可靠供电与配电。要提高电气设计的防雷效果,就要配备有效的防雷装置,做好防静电和防浪涌措施。在保障建筑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建筑的功能与火灾等级,选择合适的节能技术,优化供电与配电,保障电能得到有效利用。
2.3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在开展电气节能设计时,要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电能的损耗,不会产生超负荷。要选择节能效果良好的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无功补偿,从而减少线路上的电器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保证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要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负荷率。
3建筑电气工程节能设计的具体策略研究
3.1减少线路的供电损耗
众所周知,在实际的电流传输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电能被消耗在传输路径上,减少线路中的输电消耗就可以节约大量电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设计时一方面选用电阻率较小的导线作为传输载体,目前市场上常见电阻较小的传导载体是铜线或者铝线。但是由于经济成本的限制,在电能负荷较大的一类、二类建筑电气工程中要使用铜线,在电能负荷较小的三类建筑中使用铝线;另一方面减少导线的长度。也就是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走线,减少导线的弯曲程度,尽量不走回头输电线。
尤其是目前的高层建筑比较多,无论是在低压配电室,还是在竖井的位置布局上都要进行科学规划,保证电线大部分都是向前输送,减少电路回输送的情况。
3.2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法
在建筑系统的能源消耗中空调系统占很大比例,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电能,为此要不断发展空调节能技术,充分提高空调的节能性能,加强对空调合理地进行启停控制;或者可以在不同季节的负荷情况进行水泵分设控制。对空调系统的变风量和变流量采取更加完善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在参数设置方面进行设计,根据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大小对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和温度标准进行控制,进而让空调系统能够更加节能高效地服务居民。
3.3设计高效节能照明系统
无论是在居民住宅的建筑系统中,还是在大型的公共建筑系统中日常的照明都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因此设计高效节能的照明系统可以有效节约电能,为此设计师一方面要在建筑附带的照明光源上科学设置光源位置,应用不同的照明方向来增加光源的覆盖率。例如对于层高小于4.5m的建筑场所来说。一般选用荧光灯作为节能照明光,对一些大型的商场和体育馆来说,就需要采用配有金属卤化物灯将会非常的合适。另一方面在安装照明灯具时,合理设计灯具的布局规划也能提高节能效果。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出现,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照明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在大型的商场可以采用智能化系统来调整光源的照射方向,不仅能够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够给人更加舒适的光照环境。
3.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进步,国家制定了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的概念已引入建筑设计中。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技术核心是太阳能,让太阳能在建筑中最大程度上取代部分传统电能,在科学理论的支持下真正实现太阳能技术的革新,让太阳能在建筑领域发挥出来最大的作用。光伏一体化的具体手段为利用辐射原理,搜集阳光中的能量,通过技术支持转化为电能,利用太阳能电池组进行能量储蓄。通过吸收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热能利用于建筑工程中,可以实现太阳能量的再生利用,节约电力能源的消耗。此种方式运用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等方式的合理利用,使生活中的电能消耗不断降低,同时降低人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其幸福指数不断上升。除了太阳能的利用外,还可采用水源热泵取代空气源热泵等使用再生能源的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3.5建筑能耗监控技术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运用在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建筑行业中智能化技术设备在节能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用智能化技术设备,着手于能耗监控系统的建立,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并引进监控系统,设置其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用电的后台程序,技术人员在后台进行用电监控,实时掌握电能消耗情况,利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设备进行降耗,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做到对电能的有效监控,实现电能资源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调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节能新标准的到来,解决建筑行业中的电能浪费问题是我国发展的当务之急。建筑行业可以从提高技术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对电能消耗的监管力度,真正落实国家绿色建筑发展的方针,为国家的新时代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毛燕,田霞.电气工程自动化及其节能设计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97-198.
[2]孟晨晨.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2):73+241.
[3]张琰明.浅析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174-175.
[4]陆伟.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7):94-95.
[5]黄轩.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J].科技传播,2012(01):1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