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韦一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韦一
[导读] 摘要:从电网管理的现状来看,因为管理工作并未落实到位,所以线路耗损持续加大,这样一来,资源浪费变得较为严重,电网也无法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身份证号码:11010819910211XXXX  北京  100032)
        摘要:从电网管理的现状来看,因为管理工作并未落实到位,所以线路耗损持续加大,这样一来,资源浪费变得较为严重,电网也无法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而要保证线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必须要加强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工作。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也迅速提升,在这期间,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同时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背景下,电力工程建设压力较大,这是由于电力产业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发展的每一过程中,都离不开电力工程的加持。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的因素中,线损管理在其中占据重要部分,做好线损管理工作,对降低成本增高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1线损管理简要分析
        1.1线损
        线损指的是电力网在输送、分配及管理等环节中损失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线损包括两部分:一是电力表统计的数据与实际售电量之差得到的线损,为统计线损;二是电流流过线路时,其中的电力设备出现的损耗,为理论线损,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数据。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差额就是管理线损,它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所导致的,如各类原因导致出现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误差,抄表数据的不准确、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时的状态不良等等原因。
        1.2线路管理中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现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人们生活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电力网络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对线损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既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带来的能源损失。总所周知,因线路出现的电损耗不仅会降低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而且还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线损管理工作大力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线路损耗的出现率,对于企业来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电力计量工作开展中也存在计量不精确的问题,计量错误率较高等问题。我们作为电力线损和电力计量工作人员都知道,电网线路的损坏分为两大类,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主要是由于线路以及线路上电力设备自身特点造成的,而管理线损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水平、工作方法、实践操作等因素造成的。传统的电力计量方法不仅会造成计量数据错误,而且还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而采用自动化电力计量技术就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其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有效的减少了的电力能源的损失,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线路工作中出现问题后,通过自动化计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准问题所在,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电力运行中线损存在的原因分析
        2.1变压器容量不当
        使用的输配电变压器无法满足线路运行的实际需要,导致的损耗是较为严重的。如果容量太小的话,变压器的运行就会一直呈现超负荷状态,损耗自然大幅增加;如果熔体过大,那么轻载、空载就无法避免,电能的实际损耗自然就会增多。
        2.2配电网布局不合理
        若想使得电力输送的质量大幅提升,布局不需要更为合理,一旦配电网的布局存在问题,特别是导线尺寸不是十分合适的话,线路损耗必然更为严重。比方说,当供电位置和负荷地的实际距离较远的话,那么传输线路必然是很长的,线路损耗也就随之增加,另外,导线截面过小也会使得能耗损失大幅增加。
        2.3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线路损耗
        从输配电传输的现状来看,三相传输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然而运行的过程中,三相负荷是会出现失去平衡状况的,如果平衡度在20%以上,那么电流就会剧增,此时,损耗就会明显加大。


        2.4计量装置问题
        使用的计量装置如果本身就存在质量缺陷,那么计量结果就无法保证精准,电量损失也就难以避免。另外,计量方式并不合理的话,一旦出现高供低量现象,那么线路损耗必然会增加很多。还有就是毁了配置并不是十分合理,电能损耗也无法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配电网线损的难点。对配电网出现的线损进行计算主要方法由四种:最大电流计算法、等值电阻计算法以及回归分析法、均方根电流法等。在应用原理上,这些方法对数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等效及简化,一般来说会将网络节点的负荷曲线形状及设置的功率因数与首部设置相同,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式。这种方式很难完全把握线损的准确率,因此只有在配电网发展进一步成熟,需要的运行数据完备后才能利用相应的计算方式开展线损统计。为了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其他类型的算法进行很好地比较,在配电网管理系统中线损的计算方法也更为多样,其中包括潮流的计算方法。在各类配电网采用的潮流计算方法中,前推回代法应用最为广泛,它的特点是编程较为简单、速度较快以及收效更好等,这种计算方法尤其是在对辐射状网络结构中较少采用环网方式运行的配电网上应用效果最好,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计算方式。现今社会各方采用的配电网设备种类是十分繁多的,网络结构也十分复杂,加上变化频繁、电能计算装置安装数量远远不足等,很难获取分支线的数据,尤其是缺少元件的相关数据,导致配电网中的线损计算难度较大,因此计算配电网线损只能是简化算法,计算的局限性较大。其次,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单纯依靠配电网计算线损的方式局限性较大,只能开展简化计算。这种计算方法准确度不高,最后结果必然会对线损分析结构产生相应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的实效性不高。而计量自动化系统拥有远方自控系统,可以很好进行计量点计算,同时存在电力客户的诸多信息,为线损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线损管理的建议
        4.1建立模型
        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予以充分应用,可以构建起线路损耗模型,这样可以使得线路损耗、计量点线损的分析更为准确。在对线损管理模型予以实际应用时,一旦线路中出现了异常,可自动进行调控。在对常规数据模型予以构建时,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获得所需的数据,这样就能够对运行数据、标准数据展开比较,这样就可将线路耗损的实际情况准确呈现出来。在对线路耗损展开管理时,通过模型可以使得线损率的计算更为精准,相关的数据更加真实。
        4.2形成报表
        在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完成好分压、风线、分区以及分台管理工作,与此相关的内容必须要予以统计,形成完整的线损报表,将电力计量自动化予以高效应用后,报表就能够直接形成。对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后,能够将每个时间段实际耗损展开比对,比方说,可以将每一天的线损清晰呈现出来。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获得所需的线损报告数据,对运行状况能够有切实的了解,只要做好分析工作就可了解线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采用可行方法予以处理,电力供应也就能够保持正常,电力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益。
        4.3监测系统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功能之一是监测系统,展开线路损耗管理时,将检测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损耗分析更为准确,尤其是展开多维度检测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呈现出来。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要对每个监测节点的相关数据予以采集,这些数据要集中到末端设备进行处理。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监测系统可以使得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管理能够更为精细。如果将电力运行、电力营销这两个系统切实整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营销系统对运行数据予以利用,利用计算机可以使得人为疏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线路损耗自然就变得较低。
        结语
        电力计量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线损管理的效果,从各个方面解决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线损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对于电力计量自动化和线路损耗的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更好地降低供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保障供电企业的效益,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谭畅.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在同期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浅述[J].中国科技投资,2018(33):131.
        [2]贾晓旺.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171-172.
        [3]叶沛祥.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8(10):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