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太原)
摘要: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人们对变电检修的要求逐渐升高。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现阶段变电设备的相关检修技术;第二部分对在开展变电检修工作时需要留意的关键点进行探究,旨在为同行业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注意事项;带电作业
0 前言
众所周知,检修电力系统是非常繁琐且关键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较广,其中检修变电设备工作是极具代表性的。变电设备的检修效果和检修质量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检修人员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检修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
1 变电检修技术概述
以检修方式的角度出发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定期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的主动性较强,需要检修人员主动开展。二是状态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的开展需要以设备运行状态为基础,通过分析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如变电设备故障的检修、实时监控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等等。
以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角度出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定期监测解体,就是在运行状态或停止状态对所有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进行解体,运用相关工艺和国家标准,对变电设备进行精细化检查。二是实时监测设备,就是在变电设备运行时,对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的相关数值进行记录。三是其他设备辅助离线检测,就是采用科学仪器,对变电设备开展不定期巡查,如分析油液仪器、超声波检修设备等等,并对产生的参数进行分析和总结[1] 。
以诊断变电设备的故障角度出发,主要应用的诊断办法有两种:综合法和比较法。综合法的系统性较强,能够对变电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开始前,需要将变电设备的相关数据整理起来,并与设备常规运行的数据进行类比分析,继而获取科学化的诊断结果。比较法关注于同类型设备、同时间的数据监测比对,若比对的结果差异较小,证明变电设备近期的运行状态较优秀;若对比的结果差异较大,证明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较差,随时会在运行时发生故障。
1.2 变电检修的意义
进行变电检修时,电力企业为了保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需控制在场的工作人员、机器设备以及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但是,对于不同检修阶段而言,所隐藏的风险性也各不相同,单就风险性而论,可以在事前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考量检修期间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在检修工作中,完成任务的基础在于精确把控系统运行风险性,然后将风险性进行控制与转移,这也是检修工作的目标所在。依据现状而言,电力系统的发展战略在于分析风险因素。换言之,电力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的技术交底和事故预警都有助于使整体系统处于平稳运行之中。以此为背景,工作人员应重视变电检修工作,并对其中所隐藏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处理。
2 变电检修技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1 带电检修时需要的相关事项
一方面,检修人员在开展带电检修工作时,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力较高的人员在旁进行监督和保护,这样既能够优化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为检修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检修环境。同时电力检修单位在开展招聘工作时,需要提升招聘要求,要求应试人员必须具备国家承认的相关资格证书,在入职后要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只有通过考试的人员才能够上岗开展检修工作。另外,电力检修单位也要对检修人员的精神文明进行监督和培训,保证检修人员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精神形态开展检修工作,强化检修的全面性和即时性,最大程度的降低带电检修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
另一方面,维修人员在开展带电工作时,需要参考天气情况开展相关工作,不能在阴雨天开展检修,避免检修人员发生触电身亡事故;并且参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说明和原理开展科学性较强的检修工作,强化高质量在带电作业中的地位。另外针对检修工作而言,本身是一件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也在不停的更新换代,对于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以此保证检修工作的顺利性。基于此,电力企业应定期组织检修人员参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或者在进行人员招聘时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专业技能的人才。
2.2 改善变电设备出现热故障的相关事项
需要根据变电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质量较高的金具。金具的动热实际数值和流经量都需要符合变电系统高稳定运行的需求。在选择夹设备线的装置时,检修人员需要选择符合国家质量监督规定的铜铝材质材料进行焊接。
检修人员需要在设备接头部位涂抹具有强防氧化性的膏状物质,如凡士林等等,再利用复合型电力脂对其进行抗氧化处理。加强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分析。在进行变电检修工作时,应对设备的危险因素进行事前分析,以在安全事故发生前就可规避隐患。在很多情况下,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事件,但如并未做好前期分析工作,事故一旦发生则很难进行及时补救。以此为背景,对于电力检修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制定相关制度予以规范,在开始检修前就依照制度做好详尽的计划,避免检修人员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确定检修流程。考虑到并无人员监督流程的实施情况,可设置一个责任人,所有流程都要经其确认方可实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继而提升检修环节的安全性。
2.3 控制变电设备紧固压力的相关事项
对于变电设备的螺丝紧固,大部分检修人员主观上认定拧紧状态最好,但这样做忽视了变电设备母线的弹性问题。一旦螺丝母受到的紧固压力过大,超过其承受能力,就会出现接触面变形或鼓包的情况,这时母线的接触面积变小,电阻不断增加,会引发一系列的故障问题。因此,在紧固螺丝母时,需要利用专业设备开展工作,降低不良事件的产生。
2.4 维护地下引下线的相关事项
研究表明:地下引下线在变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上锈腐蚀现象,检修人员需要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并做针对性的处理。首先,检修人员可以对地下引线以间隔的方式涂刷颜色鲜明的防锈涂层,通常以黄绿色为主。其次,检修人员需要对连接地下引下线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选择最适宜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地网连接方式、接地连接方式或电阻直流连接方式。最后,检修人员需要将地面电磁场存在干扰因素考虑在内,降低自然磁场和人造磁场的反作用力影响,可以选用电流值为10A 的直流设备弱化周围电磁场的干扰影响。
2.5 监督变压设备运行的相关事项
检修人员在监督变压设备运行时,需要按照前期制定的计划对关键点进行观察,如接头温度是否超过正常值,连接点温度是否趋于正常值等等,并对各接触面铁铜材料的光泽度进行观察。
2.6 处理设备接头发热的相关事项
通常设备接头出现发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设备本身存在工艺缺陷;二是安装时没有进行良好的调试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具体的处理措施如下:第一,检修人员需要参照各种变电设备的运行原理设计检查计划,定期对变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并对与高于正常数值和低于正常数值的指数进行分析;第二,在对发热接头的外观进行观察时,需要查看损坏程度,并更换相应的配件;第三,一旦发现温度较高导致线夹形变或内部结构短路时,要及时更换同类型的相关零件;第四,若外观烧伤破损的程度较大,就证明接触面上的金属片温度已经超过正常范围,应该对其进行更换,防止出现其他的安全事故[2] 。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检修中,检修变电设备的相关技术应用率非常高。因此,检修人员在开展工作期间,要关注注意事项,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弱化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的可能,继而维护电力检修的可持续发展,使其能够在整个电力系统的中发挥自身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光彬.变电检修技术和其相关注意事项剖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9):104-105.
[2]王锐.变电检修技术及其相关注意事项[J] .决策探索(中),2018(01):66-67.